日前,一場聚焦山東優質產品的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行,吸引了眾多媒體與行業人士的目光。此次發布會以“聚焦山東好品,展現品牌力量”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山東好品在各領域的卓越成就與創新發展,為推動山東品牌走向全國、邁向世界注入了新的動力。
山東省作為經濟大省,產業基礎雄厚,擁有豐富的優質產品資源。近年來,山東省政府高度重視品牌建設,積極推動“好品山東”戰略實施,旨在通過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廣泛影響力的品牌,提升山東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占有率,助力山東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此次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山東各地的多家知名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分享了企業在品牌建設、產品創新、質量提升等方面的成功經驗與最新成果。福瑞達生物深耕化妝品產業27年,已發展成為涵蓋護膚品、彩妝、香氛、洗護、美容院線、醫療器械以及OEM/ODM、工業旅游等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公司。公司堅持用制藥理念研發化妝品,創造多個行業第一與全球首創,開發了國內首款透明質酸原液次拋精華,國內首款微生態護膚產品,以及全球首個王漿酸化妝品原料和護膚品等,目前已獲專利170余項,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三十余項,成功打造頤蓮、璦爾博士等多個行業知名品牌,其中頤蓮噴霧連續多年全國銷量第一,年銷量突破5000萬瓶,已出口至歐美、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
海信集團經過56年的發展,從一個十幾人的地方小廠,成長為一家大型跨國集團,從單一品牌發展成為完善的品牌矩陣,9年蟬聯“中國全球化品牌10強”。在智能家電領域,海信加快高端化轉型,市場地位位居全球前列,電視出貨量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二,在5個國家位居第一,冰箱在7個國家位居第一。同時,海信積極拓展半導體、智慧能源、汽車電子等高端產業,構筑起發展新優勢,逐步實現從家電企業到高科技企業的轉型。海信堅持技術立企、質量為先、全球化發展和自主品牌建設,作為山東智能家電產業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帶動作用,搭建起互利共生的產業鏈,僅2024年就帶動25家產業鏈企業來山東投資或擴產 。
淄博華光國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始建于1961年,是國家用瓷生產企業和中國高端陶瓷市場領先品牌。多年來,華光國瓷懷揣“做世界最好陶瓷,引領中國當代陶瓷回歸世界舞臺中央”的夢想,不斷在陶瓷藝術創新發展上實現突破和超越。先后自主研制成功天然礦物骨質瓷、華青瓷、華玉瓷、無鉛釉、抗菌釉、高溫釉中彩等國際領先的高檔新材質、新技術,并獲得國家發明專利。華光天然礦物骨質瓷材質細膩、晶瑩朗潤,強度、白度、熱穩定性世界領先,超過英國骨質瓷水準,例如骨質瓷熱穩定性國際標準是140度,而華光骨質瓷達到了200度,且無鉛抗菌。從國家60周年慶典用瓷、北京APEC峰會首腦用瓷,到上合青島峰會元首用瓷等一系列重大國家主場外交活動,以及國家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法國盧浮宮等收藏陶瓷,華光國瓷憑借精湛工藝和卓越品質,成為展現中國當代陶瓷水準和傳遞中國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
魯花集團圍繞餐桌上的美味,構建了食用油、調味品、米面三大美食板塊,以及高油酸花生種子、花生蛋白肽水溶肥兩大農業板塊。1992年,魯花首創5S物理壓榨工藝,去除了花生油中的黃曲霉素,解決了世界性難題,成為國家制定花生油標準的參照企業,2006年此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2013年魯花5S壓榨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目前國內糧油行業僅魯花獲此殊榮。為進一步提升花生油質量,魯花從種子入手,培育出十多個“三高”高油酸花生良種,推動我國花生良種第6次更新換代,并于2017年生產出油酸含量75%以上的高油酸花生油,讓消費者吃上美味健康的油。2024年,魯花攻克技術難關,從花生油加工副產品中提取花生蛋白肽生產水溶肥,可修復板結土壤,提高土地肥力,使多種作物增產10%以上,實現花生全產業鏈綠色循環模式。
此次新聞發布會不僅是山東好品的成果展示平臺,更是一次探討品牌發展新路徑、新趨勢的交流盛會。與會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就如何進一步提升山東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加強品牌保護與管理,推動品牌國際化等話題展開深入討論。一致認為,山東好品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加強品牌宣傳推廣,講好品牌故事,塑造鮮明的品牌形象;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推動山東品牌走向全球。
未來,山東省將繼續深入實施“好品山東”戰略,完善品牌培育體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的品牌發展環境。鼓勵企業以質量為根本、以創新為動力、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同時,加強品牌整合與協同發展,形成品牌集群效應,共同推動山東經濟實現更高質量發展,讓山東好品成為中國品質的代表,在全球市場綻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
此次新聞發布會的成功舉辦,為山東好品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也讓社會各界對山東品牌的未來充滿信心。相信在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山東好品必將迎來更加輝煌的明天,為中國經濟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轉自: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