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男裝ZSNOI遭遇奢侈巨頭過億天價索賠


    時間:2013-08-23





     歐美發達經濟體長陷于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經濟衰退之際,中國內需的崛起,也讓中外品牌的知識產權糾紛此起彼伏。

      8月20日,記者采訪獲悉,意大利知名奢侈男裝品牌杰尼亞Zegna已經對中國本土服裝企業廣州市富銀貿易有限公司及其在大連、長春、廣州等全國多地的銷售商提起多達21起訴訟,累計索賠額超過1億元。廣州富銀是男裝服飾品牌ZSNOI杰勝的運營方,杰尼亞稱前者及其銷售商在運營中存在涉嫌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這是繼蘋果iPad商標連環訴訟案、阿迪達斯與阿迪王訴訟案、喬丹訴喬丹案之后,中外企業之間又一起訴諸于法律天平的典型商標權糾紛。今年7月,阿迪案件已在歷經5年的交鋒中以和解收場。在此之前,iPad商標訴訟也已和解告終,蘋果向唯冠支付6000萬美元,換取新iPad在中國市場的順利上市。

      “中國企業在遭遇來自國外強勢品牌的知識產權糾紛時,積極應訴是值得借鑒的做法。”一位資深知識產權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21起連環訴訟攻勢

      廣州市富銀貿易有限公司前身是在中國香港經營多年的服飾產品供應商,是歐洲一線品牌的主要供應商之一。鑒于中國零售市場的蓬勃發展,富銀轉戰中國大陸市場。2011年,廣州市富銀正式成立,期望憑借其對時尚潮流的嗅覺及其豐富的代加工經驗,在潛力巨大的中國服裝零售市場分得一杯羹。

      而在廣州富銀成立之前,該公司已獲得商標ZSNOI注冊證。談到這個商標的由來,知情人士稱,字母Z和S分別取自商標持有人的姓名首字母,而富銀又有打造服裝界第一品牌的憧憬,于是將“NO.1”作為該商標的另外一部分核心元素,這兩個方面的創意組合成為“ZS NO.1”,這就是商標的雛形。

      這個雛形設計雖然能夠表達富銀的品牌愿望,但它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整體性不強,不便于呼叫等。上述知情人士稱,最終商標持有人向國家相關部門申請注冊了ZSNOI商標,并借鑒服裝行業使用英文商標的商業慣例如卡丹路、美特斯邦威、森馬服飾,申請時將這個商標的首字母“Z”大寫,寓意為打造中國服裝界的第一品牌。

      2010年4月開始,以ZSNOI為店鋪名稱的專賣店開始在高端男裝界嶄露頭角,前來尋求加盟的商家十分踴躍。

      就在“杰勝”品牌在市場上不斷站穩腳跟之際,來自意大利頂級男裝品牌杰尼亞的律師函不期而至。杰尼亞方面稱,杰勝涉嫌侵犯其商標。

      記者獲悉,杰尼亞方面在訴訟狀中表示,其Zegna品牌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并聲稱杰勝方面炮制了一系列相同或近似標識在其產品和經營中使用,易給相關公眾留下相同或相似的印象。據此,杰尼亞請求廣州中院判令廣州富銀停止侵權行為,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2013年3月1日,廣州富銀收到廣州中院的應訴通知書,案由為外觀設計專利糾紛。今年7月,杰尼亞方面又進一步通過廣州中院發出應訴通知書,將廣州富銀及其全國各地的銷售商列為被告,累計訴訟達21起。

      據記者了解,法庭預計將在9月2日左右開庭審理相關案件。來自廣州富銀方面的消息稱,目前其已聘請律師,正積極準備應訴。

      杰尼亞訴訟時點考量

      “既然已經走上法律程序,我們不便透露更多信息。”對于杰尼亞、杰勝備受矚目的“雙杰”訴訟走向,廣州富銀方面如此向記者回應。

      據前文提及的知情人士透露,廣州富銀方面強調其使用的是注冊商標,受法律保護,“目前已經與律師研討出多項應訴策略”。

      “杰尼亞的產品動輒上萬、十幾萬元,是典型的奢侈品,而杰勝品牌定位更親民,注重品質的同時更強調性價比。”一位資深知識產權律師分析說,從產品定位來看,“雙杰”之間的“相關公眾”并不一致,這有可能為杰勝提供抗辯的切入點。當然,更重要的是,杰勝的商標標識有自己的創意。

      此次訴訟結果如何,尚待法庭的裁決。不過,一位服裝業人士則認為,從杰尼亞近年來的經營表現來看,其選擇此時將杰勝告上法庭,時點頗為耐人尋味。

      這要回溯到2008年那場全球金融危機。長期以來,歐美等成熟市場是全球奢侈品消費的龍頭,占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但面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即使最富有的消費者也開始削減開支,導致2009年全球奢侈品零售市場出現萎縮,尤其是歐美市場一片蕭瑟。

      2009財年,杰尼亞也未能逃脫下滑的厄運,其營收為7.97億歐元,同比下滑8.4%;由于利潤率的降低和重組費用的因素,偌大的百年奢侈品集團當年的凈利潤僅為區區1730萬歐元,同比增速僅為2.2%。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年,中國成為杰尼亞最為重要的市場。中國的“保增長、擴內需”政策吸引了全球奢侈品巨頭的目光。杰尼亞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2009財年,其大中華區業績增長了29%。

      大喜過望的杰尼亞于是決定將2010年全球新開的20家零售店中的一半放在大中華區。

      龐大的中國奢侈品市場也沒有讓杰尼亞失望,其經營業績由此順利實現反轉。記者整理的杰尼亞財務數據顯示,2010財年,杰尼亞營收為9.63億歐元,同比增長21%,凈利潤6000萬歐元,比上一年的1730萬歐元翻了幾番。2011財年,杰尼亞營收達到11.27億歐元,同比增長17%;凈利潤1.15億歐元,與上一年的6千萬歐元相比又是幾乎翻番。

      2012財年,杰尼亞營收為12.61億歐元,同比增長11.9%;凈利潤1.3億歐元,同比增長13.0%。這時候,其銷售額的90%來自于海外市場,其中新興市場又占據了46%的總營收,大中華區再次成為驅動其業績增長的首當其沖的市場。

      然而就在包括杰尼亞等在內的全球奢侈品品牌為其在中國的收獲而彈冠相慶之際,中國政府從2012年年底開始不斷加強的反腐力度給了他們當頭一棒。限制“三公消費”的風潮和整個社會的抵制奢靡之風,讓LV集團、Gucci、愛馬仕等一眾奢侈品牌出現業績大幅下滑。一項由全球頂級奢侈品專家發起的最新研究預計,2013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增速將較2012年下降一半,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國。

      與奢侈品的下滑相比,品質趨同但價格親民的輕奢侈消費服飾則受益于中國的擴大內需政策而快速成長。據記者了解,杰勝品牌自2010年4月開始運營以來,目前已經發展到超過30家店鋪。

      “積極應訴”啟示錄

      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外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也伴隨著經濟交流的日益密切而呈逐年遞增之勢。南京理工大學的學者宗永建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加入WTO的最初五年,中國企業因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經濟賠償累計就超過10億美元。

      宗永建稱,一開始外國企業常常將中國企業比較有價值的商標搶先注冊,作為對付中國企業和產品進入該國市場的利器,比如西門子在德國搶注“HiSense”商標。根據他的研究,外國企業選擇訴訟的對象和時機往往處心積慮,甚至部分外國企業還可能存在惡意濫用知識產權的情況。

      當然,可喜的是,隨著中國企業對國際規則的熟悉以及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一些中國企業也開始學會運用法律手段,來回擊國外企業濫用知識產權的行為。

      在此過程中,中國政府也意識到,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必須由傳統的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消耗轉變為主要依靠智力和知識資源,依靠創新驅動來發展經濟,并于2008年頒布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

      前述資深知識產權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杰勝商標注冊在前、廣州富銀公司成立在后,這顯示其創始人具有清晰的知識產權意識。與此同時,其在面對外國知名品牌的強大訴訟攻勢面前,沒有自亂陣腳,而是敢于應訴,這也是一種積極的態度,“不管官司最終輸贏,都值得本土品牌群體在完善自身知識產權戰略時借鑒”。

    來源:中國時尚品牌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