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利川:綠色防控保生態保業興保增收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8-15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當下正值煙葉收獲季節,在湖北利川廣袤的田野里,“金葉”泛起千層浪,搶抓采收人歡顏,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

    無人機飛防

    “今年煙葉雖然在前期遇到雨季,但沒有發生病蟲害。前幾年遇到極端氣候,煙田病蟲害就發生了。現在煙草部門釋放了蚜繭蜂,蚜蟲沒有了,病蟲害也減少了,即使有局部發生現象,利用無人機飛防,省時省力更有效。聽說這個是綠色防控,全靠煙草部門幫忙!”汪營鎮煙農張興權一邊采收煙葉一邊發出內心的感慨。

    張興權是一位“鐵桿煙農”,30多年來,他從一名普通煙蛻變成職業煙農,經歷了煙葉種植的艱辛歷程,也見證了從傳統種植、科技生產到綠色防控所取得的成效。

    據了解,近年來利川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堅持“煙葉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生產模式生態化”工作思路,利用科技賦能,充分發揮生態優勢,著力打造綠色生態環境,走保生態、興產業、促增收之路,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為了有效預防病蟲害,構建綠色防控體系,該局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植保方針,科學推廣減肥減藥技術,嚴格控制氮肥畝用量、穩定磷鉀用量,減少農藥用量,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在此基礎上,持續推廣綠色高效專業化植保技術,推進地膜回收資源化利用,加大煙蚜繭蜂、誘防治斜紋夜蛾技術、無人機飛防等科技防治措施力度,統籌利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的病蟲害防控技術。

    據統計,2024年全市推廣蚜繭蜂防治蚜蟲15萬畝(含大農業);植保無人機應用面積3萬畝;生物菌劑替代化學農藥3萬畝以上;地膜回收資源化利用2.2萬畝以上,專業化植保率達100%。

    冬耕凍伐

    窺一斑而見全豹。這僅僅是植保環節的一個縮影,除此外還將土壤保育、新能源烘烤等綠色防控措施貫穿始終,不斷提升煙葉質量,拓寬群眾產業發展致富路。

    優質土地是種出優質煙葉的關鍵要素。利川結合煙區實際,打出一系列土壤保育“組合拳”:保持煙區土壤的可持續生產能力,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以土壤冬耕凍伐抓手,以補貼形式引導煙農開展土壤深翻改良工作,起到殺蟲、除草、殺菌、培肥地力、增加土壤蓄水、保墑的作用;實施土壤石漠化治理,以土地整治建設生態煙田;構建“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糧煙融合發展機制,不斷探索“煙+N”種植模式,大力推廣煙稻、玉米輪作、煙菜套種、煙豆共生的成功種植經驗,不但改良了土壤,而且達到了輪作提質、套種增收、共生增效的效果,煙農收入不斷提升。

    據利川市局生產科負責人介紹,2024年全市煙區冬耕凍伐達到了5萬畝、復墾0.5萬畝,實現煙葉種植全覆蓋;推廣綠肥和煙菜套種2萬畝,推廣煙稻和玉米輪作面積3.8萬畝,占比達70%以上。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活性、通透性等得到極大改善,進一步夯實了綠色生產的基礎。

    此外,不斷推進節能減排和綠色循環低碳,以新能源烘烤推進煙葉生產綠色發展,對傳統煤炭烤房進行改建和新建,加快推進生物質顆粒烤房和電能烤房建設步伐,取代傳統燃煤烘烤,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了污染源,開啟煙葉綠色低碳之門。

    新能源烤房

    “現在烤煙輕松多了,采用生物質顆粒烤房,配套使用生物顆粒燃料,不但省時省力提升煙葉烘烤質量,更重要的是環保衛生。”南坪鄉煙農董明旺深有感觸地說道。

    據煙農專業合作社服務人員介紹,截至目前全市改造和新建生物質顆粒烤房1180座、電烤房14座,逐步走上了綠色環保、節能高效、增綠減排的新能源烘烤之路。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在科技支撐下綠色防控措施得到進一步完善,煙區“綠意”盎然、生態環保、產業興旺,一幅山更青、水更秀、業更興、民更富的鄉村大美圖景正徐徐鋪展。(楊秀明 覃永生 劉可觀)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