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中軸線“觀中”宏恩觀,來自天府之國成都特產簡陽晚白桃禮獻中軸。北緯30°,龍泉山脈,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簡陽晚白桃碰撞世界文化遺產北京中軸線,為各界嘉賓和北京市民奉上一場獨特的文化美食盛宴。
為加強簡陽晚白桃品牌宣傳推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提升產業發展質效,在省、市農業農村,郵政管理部門指導下,簡陽市借助中軸線成功申遺東風,有效連接世界文化遺產,首發北京。8月15日,在北京“觀中”中軸線文化博物館(宏恩觀)隆重舉辦簡陽晚白桃進京品鑒及推介活動。來自農業領域相關專家、學者,大型商超及渠道商,相關機構及媒體嘉賓共60余人圍繞簡陽晚白桃產業發展、鄉村振興等主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品鑒及推介會上,各界嘉賓對簡陽晚白桃的優秀品質贊不絕口。現場,嘉賓們分別品鑒了常溫、冰鎮、帶皮三種狀態的簡陽晚白桃,不同狀態呈現出不同的口感與風味,“甜蜜可口、軟嫩多汁、桃味濃郁”是嘉賓們對于簡陽晚白桃的普遍評價。
交流環節,嘉賓紛紛為簡陽桃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大家一致認為,進一步推動簡陽桃產業發展應該先從打造簡陽晚白桃地標名品入手。簡陽晚白桃具備品質優異、簡陽獨有、錯峰晚熟的三重優勢,重點圍繞簡陽晚白桃來打響市場知名度,將有機會造就新的桃屆頂流名品。現場多位有果品經銷業務的企業嘉賓對簡陽晚白桃的市場前景持積極態度,表示出與簡陽方面的合作意愿。
為支持簡陽晚白桃進京,北京中軸線主題郵局特別發行了活動紀念明信片,嘉賓及游客現場紛紛蓋下紀念戳,并選擇各款中軸線主題印章蓋章留念。郵局飲品店也推出使用簡陽晚白桃制作的主題飲品“桃醉中軸”,在桃季限定發售,讓更多人能品嘗到只屬于簡陽的甜蜜滋味。
成都郵政分公司自有品牌“熊貓郵局”與“蓉城U選”聯名搭建了產品展示區,其中“蓉城U選”圍繞成都特色產業區打造“一縣多品”基地項目,落實產品挖掘和基地建設,專注于甄選成都本地獨具特色農產品。本次活動,“蓉城U選”結合簡陽晚白桃隆重推出“喜桃-love”禮盒并帶來多款川味農特產品。作為成都郵政的特色文創品牌,熊貓郵局則通過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紀念郵冊、郵折等,展示出了郵政文化、天府文化的深厚底蘊與魅力。
活動還特邀米其林、黑珍珠餐廳行政總廚開發了數款以簡陽晚白桃為原料的菜品甜點,打造色香味俱全的“桃子宴”,現場嘉賓品嘗后紛紛驚嘆于原來桃子也能做成精致可口的菜品。簡陽市將借助米其林、黑珍珠影響力大力推廣“桃子宴”,讓地標產品晚白桃出川,走出國門,迅速占領北上廣深等全國一線城市和全球高端餐飲市場。
簡陽晚白桃為四川省簡陽市特有水蜜桃品種,適應性極強,抗旱、耐瘠薄,豐產性和穩產性好。8月上中旬成熟,此時市場上優質桃極少,競爭力強。成熟后平均果重250g,最大果重600g,可溶性固形物14.5%,每100g果汁含總糖12.2g。整齊度高、香甜可口、軟溶質、多汁化渣、風味濃郁,以“早結、豐產、晚熟、果大、質優”著稱。簡陽晚白桃于1996年獲四川優質果品稱號,1999年獲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銀獎。2006年,簡陽成功申報“簡陽晚白桃之鄉”。2010年,簡陽晚白桃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簡陽晚白桃是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由上海水蜜桃中熟種芽變而來。在抗日戰爭初期,我國著名果樹專家章文才教授,隨金陵大學內遷入四川大學農學系,把上海水蜜桃從南京引入簡陽市園藝場(簡陽市園藝場原為川大農學系園藝實驗站),最初定植在簡陽市園藝場龍泉驛長松寺分場(龍泉驛區柏合鎮長松村)。在50年代中后期從引進的材料中發現變異株系,并在60年代引回簡陽市園藝總場(簡陽市東溪鎮)作近一步觀察分析。經多年觀察發現該變異株具有晚熟特性,且肉質白嫩,綜合性狀優,取名為晚白桃。具有豐產性、穩產性強,果大質優,遺傳性狀穩定,適應性廣,抗旱耐瘠等特點。國內外專家多次到簡陽進行鑒定,都一致認定該桃為優良晚熟桃品種,是南方品種群珍稀晚熟品種,適宜規模化發展。
為加快推動簡陽晚白桃產業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省、市農業農村部門的支持下,簡陽市以建設農業產業強鎮為支點,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先后整合財政資金、社會資本4000余萬元,新建桃產業品比園、桃產業冷鏈物流設施,構建桃產業供應鏈體系,改造提升道路、水肥一體化灌溉等基礎設施,搭建桃產業電商銷售體系,打造桃產業消費場景等,項目已帶動當地農戶每年增收500余萬元,桃產業產值占當地農業總產值比重由40%提高到56%。簡陽晚白桃已成為帶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亮麗城市名片。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