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繪就鄉村振興最美“同心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1-22





      近年來,湖北省應城市煙草專賣局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把鄉村建設創建與“美麗鄉村”創建有機融合,努力打造群眾團結幸福家園,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念好振興“致富經”,奏響鄉村“振興曲”

      “年紀大了,不會騎車,也走不動了,買東西都是讓村里人帶,現在路修好了,汽車通到家門口直達城鎮,我自己看什么買什么,也不用麻煩大家,自己也可以轉轉。”黃下村位于陳河鎮最西端,邊界緊鄰漢川市垌冢鎮,在黃下村公路建成通車前,到鎮和城區非常不便。嘮起黃下村的出行變化,平時少言寡語的張爹爹滔滔不絕。

      應城市煙草專賣局以黃下村為中心將泥巴路硬化拓寬,黃下村公路通車后,村民雙腳出村就能踏上跨區進鎮出市的“快捷通道”。

      “以前我的荸薺、黃金瓜、花生一到豐收季就爛在地里無人問津,交通方便后,很多游客會去老觀湖游玩,也迎來不少前來體驗農家樂、采摘的游客,我們周圍的種植農戶都享受到了交通帶來的紅利,煙草公司還為我們購置了農用拖拉機,還把我們的水渠清淤……”村里的果蔬種植大戶老李感受頗深。他說黃下村公路路況好、車程短,加上一路湖光山色,45分鐘即達市區的便捷交通為全村脫貧摘帽、鄉村振興帶來了不少紅利。

      除了路面硬化拓寬,我們還將黃下村村委會前面雜草叢生的閑置地修整成文體廣場,讓村民農忙之余也有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圖為黃下村村公路一角

      打造鄉村“新樣本”,托起美好“家園夢”

      藍天白云、青山綠樹,富水河水庫盈盈河水波光瀲滟,更有微風送來草木幽香,一幅水清、岸綠、景美的美好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如今的碧水清波,一兩年前卻是部分水面飄浮著散落的廚余垃圾。

      陽春三月,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會在范河村召開。應城市煙草專賣局全體黨員、村“兩委”和村子100多名居民齊聚一堂,圍坐在文化廣場前共話“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重點對全村的空地,河道,公共區域的有色垃圾進行清理,活動中,全員積極發揮奉獻精神,不怕臟,不怕累,認真將責任區域范圍內的雜物垃圾清理干凈。

      社區下沉工作隊聯絡人田木華向村民宣傳活動政策,關于“五共”理念的解讀深深吸引了村民的注意,點燃了大家的參與熱情。“建議路邊設置垃圾站點,統一投放……”“建議統一規劃衛生設施,改善村子面貌……”村民們七嘴八舌,紛紛拋出自己的想法。

      有了‘共同締造’理念的引領,在應城煙草專賣局黨組織和黨員的帶動下,村民們擰成了一股繩。積極參與,共同規劃。最終,大家達成一致:從腳下開始,將路面清潔干凈,河道清理干凈,垃圾清理干凈。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的信心和決心也越來越堅定了!

      “現在環境比以前更好了,大清早沿著河道散步,空氣好,水又清,城區里人現在都很羨慕我們。”村民們臉上露出小傲嬌的微笑。村道、巷道和村居的“綠化、美化、亮化”工作,讓村民開門即見美景,出門即見成效,切切實實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數”。

    圖為黨員干部在范河村開展綠化植樹活動

      架起黨群“連心橋”,撐起幸福“保障傘”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

      2015年,李宣多了一個新的身份:葉祠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

      可他剛來到村里準備帶著大家大干一番、脫貧致富時,卻被叫去困難戶家里斷家務事。

      村干部告訴他,是李大爺家,由于家里條件差,兒子兒媳需要外出打工幫孩子治病。老人擔心他們帶走孩子就不會回來了,所以引發了家庭矛盾。

      “我每天都想掙點錢為孩子看病。可是我老啦,做不動了,茶葉、稻子的收成也不行,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啊!”

      了解到問題的李宣多方詢問后,提議李大爺將養殖業作為第二產業,自己愿意出資為老人建豬舍、買豬崽、飼料和防疫藥品,而且村委會和扶貧隊員們都愿意出力幫助老人發展養豬產業。

      聊天中,李宣了解到,孩子的病每年都需要高額的費用,兒子、兒媳一年到頭如陀螺般地打工也負擔不起這筆“巨款”,更沒有時間回家看望老人。

      李宣想到,在現有醫保的基礎上,可以給符合條件的困難戶辦理大病救助醫療保險和困難群眾補助醫療保險,通過給多方溝通協調,將困難群眾補助醫療保險辦理下來,并多次組織單位全體黨員干部捐款共計2萬余元以解燃眉之急。

      一次次的上門,一次次的溝通,一次次的行動,感動了李大爺的兒子、兒媳,他們決定就在家里好好養好豬,種好茶,一家人在一起努力!

      這幾年來,李宣和扶貧工作隊在葉祠村不斷完善美麗鄉村建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雙村合并、電力配套改造、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進一步滿足群眾生產生活需求。同時,拓寬村民致富通道,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大力發展經濟作物、畜牧產業等。(駱玉琴)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