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健全適應電力市場變化的營銷體制機制 奮力開創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05





      目前,我國的電力市場已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邁進。這一轉變意味著,電力行業從傳統壟斷的市場轉變成為了更自由的競爭市場。這種市場競爭的加劇,迫使電力企業應當緊隨市場發展的腳步,全面改善和創新電力營銷工作,更加注重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


      在電力市場改革的背景下,電力營銷面臨著巨大的變革和創新機遇。今年以來,面臨復雜多變的電力市場形勢,大唐貴州能源營銷有限公司在大唐貴州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公司黨委的統籌安排部署下,圍繞公司全年工作任務目標,積極適應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在強化市場營銷突破、布局公司發展調整方面下功夫,堅持從安全穩定、公司經營發展的大局出發,為實現公司年度目標和轉型發展做出實效。


      有力應對變局,實施“全員營銷”策略


      在如今這個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電力企業要想和其他同類型企業拉開差距,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需要在經營的同時加入服務元素,以高質量的電力服務來提升自己的市場核心競爭力。這樣可以有效提升電力企業的產品附加值,


      還能夠創造其他自身所具有的價值。電力企業需要在發展的同時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結合現階段市場發展實際創新生產經營活動,滿足電力市場營銷和提供電力優質服務的需求。


      今年以來,大唐貴州能源營銷有限公司適應電力市場面臨的新形勢,全面實施“全員營銷”策略,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壓實責任、細化措施,做到任務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2024年,營銷公司超額完成公司下達的電量簽約任務,市場化簽約電量、簽約電價均再創新高。


      奮力開拓新局,拓展綠電市場


      近年來,環境問題日趨嚴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很多產業都對節能環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力市場改革推動了能源多元化的發展,在經濟體系中電力行業是支柱產業,應該加強環保意識,增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上述變化對電力營銷業務模式造成了重大影響。傳統的電力營銷模式主要依賴于傳統的火電項目,然而隨著新能源技術的成熟和應用,不斷涌現的新能源項目也對電力市場產生了影響。因此,電力企業需要了解、適應和整合新能源技術,構建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體系,并相應調整營銷策略,以滿足消費者對清潔能源的需求。


      提升市場營銷能力和服務意識


      隨著國家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企業必須把握好機遇,積極應對挑戰,不斷優化、創新營銷思想與方式,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企業可以利用社交媒體平臺,積極與用戶互動,與用戶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互動關系。此外,數字化營銷工具也能夠幫助企業拓展市場份額,吸引更多潛在客戶,并與其進行有效的溝通與推廣,以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除此之外,在電力市場改革中,企業應注重提升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通過提供便捷的購電方式、個性化的能源解決方案以及高效的客戶服務,企業能夠與用戶建立緊密的關系并提升用戶的信任度和滿意度。


      作為專業營銷公司,我們在市場開拓、專業服務能力方面還有差距,需要盡快轉變觀念,提升公司市場能力和服務水平,“想用戶所想、急用戶所急”的服務理念。在日常工作中,從尋求公司經營發展、實現盈利為出發點,進一步明確市場責任和任務目標,發揮每個人的市場作用和服務功能,提高了業主方的滿意度和認可度。


      加強制度建設,有效提升合規管理水平


      近年來,大唐貴州能源營銷有限公司在制度建設上也做出了可貴的探索。一是加強制度體系建設。建立完善公司“立改廢”制度清單,修訂完善營銷、黨建、綜合、財務等制度66項,嚴格各項制度執行剛性,進一步理順了制度體系,做到用制度管人、管權、管事,公司各項工作流程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標準化。二是成立公司依法、合規管理組織機構,確保各項工作分工明確、責任清晰、獎罰分明,層層落實相關責任,全員貫徹落實法務風控等相關制度;三是提升基礎管理工作水平,深入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合規管理自查整改”,加強各項風險預警機制、建立健全內控體系措施,提升依法決策、依規經營、防控風險能力,有效保障公司一切經營活動依法合規。四是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做好公司原總經理離任審計,對查出的問題立行立改,舉一反三進行整改,進一步堵塞各項管理漏洞,規范工作流程,推動公司合規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積極應對電力市場化改革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不斷增強把握市場變化、搶抓政策機遇的能力水平,優化各項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健全適應市場變化的營銷體制機制,更好適應高質量發展需要,奮力開創公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大唐貴州能源營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法律顧問 張曉俊)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