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LED領域新突破:溶液法工藝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新篇章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17





      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行業迎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屏幕產量首次超越韓國,躍居全球首位。這一成就不僅彰顯了中國OLED技術的迅猛發展,更預示著顯示技術新時代的到來。O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OLED顯示具備了傳統顯示技術難以達到的高對比度、超薄、高響應速度以及可彎曲折疊等特性,其已被市場印證是新一代的實用型新型顯示技術,在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筆記本電腦和平板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全球OLED顯示面板投資已達萬億水平,中國占據了超過一半的供給產能。隨著消費者對電子設備形態多樣化的需求增加,柔性顯示技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P-OLED(塑料有機發光二極管)作為OLED一個細分領域,通過將OLED的基層材料由傳統的玻璃替換為塑料,以其獨特的柔性、輕薄、高清晰度和低功耗等優勢,并適應各種復雜的形狀和尺寸,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成為顯示領域的熱門研究方向。


      產品戰略定位專家、西安寶萊特副總裁申潔女士接受采訪回答:在全球知名電子制造企業紛紛投入巨資進行OLED研發的背景下,OLED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供應商競爭也異常激烈,西安寶萊特作為普通供應商要想在這樣激烈環境中脫穎而出,只有抓住行業痛點,專注細分領域尋求差異化競爭,并結合市場對高品質顯示體驗的需求對公司產品戰略進行更精準的定位,才有可能獲得生存的空間。


      申潔:“現在P-OLED領域,市場上有兩大主流工藝:蒸鍍法和溶液法,蒸鍍法作為早期的主流技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市場對高性能P-OLED屏幕的需求,但其高昂的生產成本和復雜的工藝流程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蒸鍍法需要在真空環境中進行,對設備要求極高,且原材料的利用率相對較低,這直接導致了生產成本的上升。此外,蒸鍍法的生產效率也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成為制約P-OLED技術發展的瓶頸之一。”


      “溶液法工藝的創新將是未來P-OLED成為了推動行業發展的新引擎。我們(西安寶萊特)將研發重點放在溶液法工藝及其核心材料的研發上。在首先是針對傳統蒸鍍法的局限,我指導團隊率先進行溶液法工藝創新,通過將有機發光材料溶解在溶劑中,利用印刷、噴涂等方式將材料均勻涂覆在基底上,再通過熱處理使溶劑揮發,留下發光層,我們團隊攻克了溶液法工藝中材料溶解性、穩定性、發光效率等關鍵技術難題,開發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P-OLED核心材料。我們解決了傳統P-OLED生產中的一系列核心材料難題,成為國內使用溶液法工藝的領先者。”申潔道。


      這些基于溶液法的打印方式材料,對原材料的利用率更高,連續性生產更為容易實現,生產成本更低。更重要的是,溶液法工藝為P-OLED的柔性化生產提供了可能,使得P-OLED屏幕在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


      采訪中,她告訴記者,技術創新只是第一步,將技術轉化為產品,實現商業化應用,才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結合市場需求,申潔分享了該技術落地應用的策略,首先將產品的戰略定位為商品流通領域,其次通過“動態溯源技術”到“一物一動態碼”再到“微尼奧動態防偽電子標簽”的技術轉化“三步走”戰略,將P-OLED技術應用于防偽溯源領域,為公司的核心技術商業轉化提供了現實路徑。


      據記者了解,憑借這一戰略西安寶萊特順利實現了P-OLED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帶來了超億元的營業收入,成為公司在P-OLED領域的重要增長點。這一案例可作為一次成功的商業落地寶貴的實戰案例,同時為行業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論: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是實現技術商業化的關鍵。


      申潔團隊在溶液法工藝上的創新突破,不僅解決了傳統P-OLED生產中的一系列核心材料難題,還推動了P-OLED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行業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隨著溶液法工藝的不斷成熟和完善,P-OLED技術將在更多領域得到應用,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和美好。(記者:楊桂亮)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