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良好心態,與人為善,注重飲食健康,注重身體鍛煉”。如果你要問長壽的秘訣到底是什么?今年百歲高齡的李爺爺可能會用這22字長壽箴言告訴你他的答案。
李爺爺和牟奶奶在泰康之家·甬園
作為寧波泰康之家·甬園養老社區的最年長居民,今年100歲的李昌賢爺爺和96歲的老伴牟瑞香奶奶老兩口看上去依舊精神矍鑠、容光煥發,一點都不像已到期頤之年的暮暮老人。同為華東南下干部縱隊解放浙江的第一批南下干部,李爺爺和牟奶奶歷經革命生活的風風雨雨,依然保持著積極、樂觀、豁達的年輕心態,如今在泰康之家·甬園開啟了自己全新的享老生活。
在期頤之年,他們被兒媳“安排”與親家母一起入住泰康之家享老
在泰康之家·甬園養老社區,李爺爺和老伴牟奶奶是一對令人十分艷羨的模范夫妻、“神仙伴侶”。李爺爺是江蘇人,今年100歲;牟奶奶是山東人,96歲。兩人同為“華東南下干部縱隊”解放浙江第一批南下干部。年輕時,李爺爺和牟奶奶曾跟隨部隊一同背井離鄉、不辭辛苦扎根基層一線,擔苦、擔險、擔重、擔責,為新中國的發展建設、民生保障作出了重大貢獻。后因工作調動,李爺爺、牟奶奶來到寧波任職,老倆口在各自崗位上兢兢業業幾十年直至退休。
泰康之家·甬園
退休后的二老,一直居家養老。雖是養老,老倆口并沒有一直閑著,牟奶奶愛好音樂,會和老朋友們一起參加合唱團,閑來無事開開嗓、唱唱歌;李爺爺則每天堅持看看新聞、讀讀報紙,了解國家大事。收聽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是他每日必備項目。
居家養老雖有保姆照顧,但兒子兒媳始終還是不放心,一直把二老的養老規劃掛在心上——爸媽年事高,保姆能照顧一日三餐和起居,稍不留意發生意外或是生病了,得不到及時的救助和專業照護還是不行,專業的事還是要找專業的人和機構。
今年年中,兒媳來泰康之家·甬園看望她已入住的母親,看著母親精神氣十足的狀態,加上母親對泰康之家的連連夸贊,兒子兒媳便同李爺爺、牟奶奶商量,讓二老也來甬園,與親家母一起享老。思量再三,老兩口同意了這個決定。
老兩口剛入住甬園一周這樣評價:“在泰康之家,就像在自己家一樣!”
老兩口入住泰康之家·甬園快一周時,兒媳打來電話問詢老兩口近況,牟奶奶樂呵呵地說:“我和你爸住這里很好很好,你有空就回來看看,不要擔心的。”
談到對泰康之家·甬園的選擇,李爺爺、牟奶奶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甬園位于寧波市CBD核心區域,坐落于地鐵五號線柳隘站上蓋,區位優越,交通方便,孩子們能常來看看也放心,時不時的也能一起吃頓家常便飯;另一方面,從飲食到健康再到安全有很大的保障。甬園的餐飲花樣多、口味多,有專門的營養師根據膳食指南打造適合老年人的菜品,這是居家養老實現不了的。
牟奶奶也說到,“我和老伴兒都有高血壓、高血脂,平時少油少鹽吃素為主,甬園就有特地為‘三高’居民準備的菜品,我們在那個窗口想吃什么拿什么,也不用擔心自己不能吃或者吃了后會不舒服。”
甬園管家部小伙伴為李爺爺、牟奶奶慶生
說到泰康之家·甬園的養老社區氛圍和社區服務,李爺爺、牟奶奶話便不由的多了起來。入住甬園后,李爺爺、牟奶奶很快便交到了新朋友,新鄰居也會熱情的邀請他倆一起去看甬劇,熟悉新環境,氣氛十分和睦。牟奶奶還特地提到社區服務好:“路過的工作人員看到我倆都會禮貌問好,‘爺爺奶奶好呀,爺爺奶奶吃飯了嘛?爺爺奶奶去哪兒呀?’每次都覺得特別親切、特別溫馨,就和在家一樣,甚至比在家還要好。”
22字長壽秘訣,健康保障和文娛加持,在泰康之家開啟全新的精彩生活
李爺爺目前是泰康之家·甬園最年長居民,今年100歲,牟奶奶也到了96歲高齡,但老兩口看上去依舊精神矍鑠、容光煥發。關于長壽,二老自有一套22字長壽秘訣。
首先,保持良好心態,與人為善:遇到工作人員上門拜訪時,牟奶奶總是熱情的上前招呼,邀請大家進門坐坐,聊聊天,吃吃茶;
注重飲食健康:牟奶奶分享到,“我們平時吃得清淡,喜歡吃素、粗糧,不過主要是不挑食,甬園社區的餐飲,我們老兩口是真的喜歡,又貼心又美味又有營養,解決了我們吃飯的大麻煩。”
注重身體鍛煉:退休后,李爺爺、牟奶奶喜歡上了打門球。李爺爺說:“打門球不僅能鍛煉身體,又能鍛煉大腦,是一項兩全其美的運動項目,非常適合我們老年人。”提到一起打門球的往事,老倆口的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仿佛回到了年輕時代。現在二老不僅自己玩,還帶動社區的鄰居好友們一起,其樂融融。
泰康之家·甬園豐富多彩的課程
泰康之家在為長輩提供清淡飲食的同時,也會注意營養的均衡搭配,以此來增強長輩的身體抵抗力,確保長輩的身體健康。此外,甬園會開設防跌倒、強功能、調慢病等健康團訓課,以及手工、音樂、攝影等文化娛樂課。在保障長輩飲食健康、身體健康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長輩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貼心的適老化設施、配套的醫療服務、豐富的文娛活動、健康又美味的餐飲......在泰康之家,年齡只是一個數字,百歲也不過是精彩人生的開始,期待更多的長輩在泰康之家開啟自己的百歲享老新生活。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