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資源管理創新:驅動金融業績騰飛的引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24





      截至 2024 年 10 月末,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以下簡稱 “深圳交行”)在科技金融方面成績斐然,為超過 6000 戶科技型企業客戶提供服務,合作授信客戶數超 4000 戶,貸款余額已超 460 億元。在數字金融方面,其數字金融貸款總額超 700 億元,還成功落地 30 余個 AI 賦能項目,有效推動了分行經營管理的提質增效。憑借在創新型科技金融服務與數字金融成果轉化方面的出色表現,深圳交行榮獲 “2024 科技金融領航獎” 和 “2024 數字金融探索獎” 兩項大獎。

      亮眼成績的背后,是全體員工齊心協力、拼搏奮進的結果。從員工的精準招募、系統培養,到企業文化的深入實施和傳承,這些環節的高效執行都離不開一個科學且完善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作為堅實后盾。張娜哪作為深圳交行人力資源部的管理經理,在該體系的搭建、優化和推進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他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為人力資源工作的順暢運行和銀行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張娜哪自 2002 年畢業即加入深圳交行,多年來,他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和積極進取的態度,逐漸成長為業界資深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入職初期,他發現深圳交行的人力資源管理流程存在一些問題和效率障礙。例如,整體流程繁瑣且復雜,需要大量人力投入,執行過程耗時較長,同時還容易出現人為失誤。在此情況下,張娜哪充分利用自己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專業優勢,主導開發了一系列系統,包括深圳分行人力資源管理系統(e-HR系統)、員工住房補貼發放系統以及中層管理干部競聘面試系統等。“通過這些系統的應用,我們能夠更加精準地管理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為員工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張娜哪說道。這些創新成果極大優化了分行人力資源管理流程,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準確性,為深圳交行后續發展筑牢根基。

      隨著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加速,張娜哪深刻認識到數字化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他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將數字化理念融入工作的各個環節。在薪酬福利管理方面,構建精細化核算模型,實現個性化與動態化調整。他解釋道:“我們要確保員工的付出與回報成正比,通過數字化手段,能夠更加精準地評估員工的績效,為薪酬調整提供科學依據。”此外,他引入數字化平臺進行績效考核,保障公平公正;借助大數據拓寬員工招聘渠道,提高人才與崗位的匹配度;運用數字化手段優化人員調配和教育培訓工作,實現資源合理配置。也因此,深圳交行讓人才沒有懷才不遇,讓員工成長成才成為必然。

      為應對數字經濟時代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助力銀行數字化轉型,張娜哪積極推動深圳交行舉辦 FinTech 英才計劃。該培訓班為期半年,采用理論學習、名師對話、問題研討、案例剖析、調研實踐等多種方式,以數字化思維為引領,致力于提升金融從業人員的數字化復合型能力。張娜哪表示“FinTech 英才計劃緊密結合分行經營管理實際,從分行高質量發展需求出發,著眼于培養高素質員工隊伍,這是一項立足當下、規劃長遠的重要決策。”在這個過程中,張娜哪還根據學員的反饋,不斷調整課程設置,邀請外部專家分享行業最新動態和實踐經驗,組織學員參與實際的金融科技項目,讓學員在實踐中掌握所學知識。

      “人力資源管理不僅涉及招聘、培訓等基礎環節,更是一門激發員工潛能的藝術。”張娜哪強調,“我們要用心去洞察每位員工的優勢與潛力,就像拼圖一樣,把最合適的人放在最合適的位置,才能拼出深圳交行的美好未來。”

      在張娜哪的帶領下,深圳交行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緊密圍繞分行戰略目標,不斷優化完善,為分行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深圳交行將繼續深化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加大數字化技術應用,優化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激發員工潛力和團隊效能,為實現更卓越的金融業績注入新的動力。(文/莫晴)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