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教育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路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31





      思想政治教育是筑牢學生的思想道德基石,加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平臺。黨建工作,作為黨在高校中的堅強后盾,是確保思政教育落地的有力支撐。這兩者的緊密結合,能夠從戰略高度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成效,更能推動高校黨組織與思政工作之間的資源優化配置,實現雙方的優勢互補,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思想政治引導。因此,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促進思政教育與黨建工作的有機融合,探尋其具體的實施路徑與方法,具有深厚的理論底蘊,更有著迫切的實踐需求。在推進這一融合的過程中,既要站在宏觀的理論高度進行深邃思考,也要腳踏實地,結合具體的實踐路徑展開研究,以期構建出既富含理論深度又具備實際操作性的融合新模式。


      加強頂層設計,構建協同育人機制。要明確責任分工,將黨建與思政教育的融合工作納入學校發展的整體藍圖之中,具體規定各責任主體所承擔的任務,從而確保融合舉措能夠有序推進,真正實現高校思政工作與黨建工作的同頻共振,為培育新時代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建設信息共享平臺,提升工作效率。高校應依托校園網絡資源,建立由黨建工作人員、思政課程教師及年級輔導員組成的即時通訊群組,以推動信息的實時更新與順暢交流。通過這一信息共享機制,教職工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迅速展開溝通與協作,共同解決實踐中的難題,進一步提升思政教育與黨建工作之間的協同效率。建立有效的反饋渠道也至關重要,鼓勵學生向教職人員、思政教師及輔導員積極反饋個人的學習體驗、思想變化及改進建議。這種雙向互動模式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還能根據學生的實際反饋不斷優化黨建活動和思政課程的內容與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教育工作的精準化與個性化,全面提升融合工作的整體成效。


      以學生為中心,強化溝通與交流。在推進思政教育與黨建工作的過程中,高校應著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探索多種途徑以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通過舉辦“三會一課”、開展調研問卷、組織校園實踐活動以及進行黨員談心談話等多元化方式,定期聆聽學生對思政課程和黨建工作的看法與建議,從而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和黨建活動的開展能夠緊密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這些舉措暢通學生表達意見的渠道,更為學校持續完善和優化思政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要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師生之間的紐帶作用,鼓勵他們主動發現和分享身邊的典型事例,尤其要關注特殊學生群體的心理訴求和成長難題,并及時將這些情況反饋給教師和相關管理人員。通過學生黨員的積極參與,構建更為緊密的師生互動機制,這有助于提升黨建與思政課程的個性化服務水平,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思想政治引導,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優勢互補,實現教學內容與形式的創新。黨建工作應充分發揮對思政課程建設的引領作用,以富有時代氣息和前瞻性的黨建理念為指引,及時將黨建工作的優勢和最新成果轉化為思政課程的教學內容,從而推動思政課程在學科建設、教學體系、教材編寫以及管理機制等的全面進步。通過這種引領和轉化,確保思政課程內容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增強教學的時效性和現實針對性。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也至關重要。高校應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不斷探索和實踐新的教學手段,打造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思政實踐課程。這可以通過舉辦線上紅色主題講座、開設紅色教育論壇、研發紅色理論學習應用等方式,借助數字化平臺的廣泛傳播力,提升課程的覆蓋面和社會認可度。這些創新性的教學舉措能夠有效增強思政教育的親和力和感染力,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進一步推動黨建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與發展。


      完善激勵機制,激發工作活力。為顯著提升思政教育與黨建工作的品質與成效,高校應定期舉辦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涵蓋思政課程教師、年級輔導員及大學生等多個層面。此舉有助于激發教師團隊的創新精神,持續推動教學水平的提升,更能鼓舞學生勇于迎接挑戰,塑造積極向上的心態和追求卓越的精神風貌。通過專門設立思想政治工作與黨務工作隊伍建設經費,進一步推動思政工作體系的完善與黨務工作的深入發展,確保各項黨建與思政教育舉措能夠落到實處。這一系列激勵機制的構建,有效激發教職工與學生的參與熱情,更為推動思政教育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合提供有力的支撐與保障。(作者:胡水華,上饒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