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對于房地產市場是從撲朔迷離向信心回歸的關鍵之年。國家多項政策推出,為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良性發展打開了新局面。住房領域正式踏入以品質進階提升為主旋律的全新階段。以產品力取勝,已是當下及未來房地產發展的行業共識。在此關鍵轉折點上,房地產行業正歷經著“觀念革新、模式重塑、格局重構、路徑突破” 的蛻變之路。
12月20日,艾迪格設計聯合億翰智庫,在杭州共同主辦了意義非凡的2024超級產品力年度大會。以“啟新?同行”為主題,探索發展的新思路。我們深知,當下的房地產產品已不再局限于傳統設計維度,基于此,大會全方位拓展視野,將議題擴展至第四代住宅、綠色低碳、智能科技等前沿領域,深度挖掘與“好房子”息息相關的各項要點。
艾迪格設計一直以來都致力于以設計賦能行業,期望憑借自身獨特的設計理念與專業素養,助力地產行業穩步邁向健康發展的新征程,為政府在擘畫“好房子”標準藍圖時建言獻策,真正實現多方共贏,開啟居住新篇章。
2024超級產品力年度大會匯聚了近兩百位優秀企業家、業內專家與運營商同仁,多方共同探討、分享了中國房地產的產品創新之道。在嘉賓演講環節,億翰智庫董事長陳嘯天、新希望地產董事長、總裁姜孟軍、中國金茂產品研發部總經理韓飛宇、綠城中國研發設計中心副總經理李恒、綠城生活科技集團副總經理陳劍冬、艾迪格設計創始人唐文志等業界大咖分別作了主題演講。全面探討了當前環境下住宅產品力的發展需求,未來“好房子”的發展方向。
艾迪格設計創始人唐文志在大會上作了《產品升級邏輯和路徑》的主題演講,他認為:
未來產品升級的核心要素包括四點
第一,深度:秉持人性化產品理念;
第二,精度與適度:回歸居住本質;
第三,廣度:聚焦生活方式;
第四,創新度:創新提升項目的品質和吸引力。
改善型產品升級趨勢
更加注重提升居住體驗、品質、場景和美學。改善型住宅的產品呈現豪宅化趨勢,公共區域趨向私有化,戶內空間的視野開闊度和功能性布局更加注重尺度感,更加強調回歸實用價值和本質需求,尤其是戶型多變性和收納體系更能影響到居住的靈活度和實用性。
頂豪型產品升級趨勢
更加講究私密、安全、奢華、尊貴服務和收藏。頂豪產品面積段呈現上探趨勢,呈現更極致的空間體驗、定制化、高品質服務特征。未來,酒店式管理、定制化服務和頂級奢貴是需要著重思考的三個關鍵點。
唐文志在演講中提到,未來開發企業的產品升級應從單純項目建設轉化到空間、功能、服務三位一體運營理念。建筑、景觀、室內專業性劃分也會越來越模糊,最終需要有整體的運維空間表達。
“好房子”是房企的產品研究發力點,也是購房者在做決策時的關鍵,更是艾迪格在做每個項目時,基于產品思維,系統規劃項目整體邏輯的立腳點。什么是“好房子”并無定論,但是業界一直在探索,創新產品力,提升體驗感,升級服務力,不斷創造超越期待的“好房子”。2016 年清華大學設計研究院提出“第四代建筑”概念,打造空中城市森林花園,別墅空中化。這是國內對“四代宅”的最早設想,也為“好房子”的創新發展打開了思路。
2024超級產品力年度大會分別舉行了《“好房子”落地實踐》及《“四代宅”產品突圍之路》兩場重量級圓桌論壇,邀請到眾多業界大咖及專家學者參與討論。
2024超級產品力年度大會
圓桌論壇主題:“好房子”落地實踐
分享嘉賓:
林仕聰 龍湖集團 產品策略負責人
王軒遠 藍綠雙城 產品中心總經理
牟昱橙 華發股份 客戶關系管理中心總經理
黑海軍 艾迪格設計 合伙人
汪中球 深圳瑞捷 地產事業中心副總經理
2024超級產品力年度大會
圓桌論壇主題:“四代宅”產品突圍之路
分享嘉賓:
劉娜娜 能建城發 黨委委員 ?副總經理
劉 菁 國貿地產 美好生活研究院執行院長
林媛媛 東原集團 研發執行總經理
宋 軒 金地管理 設計管理部負責人
高 超 綠正智庫 創始人
嘉賓們從不同的維度及視角分別闡述了“好房子”的關鍵要素及設計要求。艾迪格設計合伙人黑海軍在探討中提到:
“好房子的落地離不開開發企業的引領和設計企業、施工企業三方緊密順暢配合,對于設計公司來說,目前基本在全程拼:前期拼方案創意,中期拼設計進度、后期拼落地品質把控。”
“好房子”的產品力打造是艾迪格設計不懈努力的方向。作為一家擁有全球化視野的建筑規劃設計咨詢公司,艾迪格設計業務涵蓋:定位咨詢、建筑、室內設計、軟裝等。長期專注于酒店、地產、商業等項目,力求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咨詢顧問服務及綜合性解決方案。
艾迪格設計本次聯合億翰智庫主辦2024超級產品力年度大會,不僅體現其在房地產產品設計方面的獨到見地,也為推動國內加速產品迭代,實現“好房子”落地實踐提供了專業性思維。
2024圓滿收官,2025啟新同行。艾迪格設計從設計原點出發,游刃于城市進化、人居升級、未來生活場景,以新觀念、新模式、新格局、新路徑、新設計,開創下一個時代的“超級產品力”。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