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l App旗下研究院發布線上社交禮儀報告,展示Z世代獨特禮儀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06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從面對面交流,到鴻雁傳書,到電話傳聲,再到今天的網絡聊天,社交媒介不斷增加,社交禮儀也在不斷變化。隨著Z世代逐漸成為社會主力軍,其線上社交禮儀正在重塑我們的溝通方式。近日,基于Soul App,Just So Soul研究院正式發布《Z世代線上社交禮儀報告》,展示Z世代在線上社交中展現出獨特的禮儀觀。

      社交禮儀觀察:語音篇

      大家都說年輕人不喜歡長語音,這是真的嗎?如果不喜歡,他們是不喜歡長語音的哪個方面?又是為什么不喜歡?以及究竟多長的語音才能稱之為“長語音”?

      事實上,年輕人最喜歡的溝通方式,排名依次為:文字消息>語音通話>語音消息>視頻通話

      在各類溝通方式中,“文字消息”斷崖式領先,不過出乎意料的是,語音消息的受歡迎程度,竟然比語音通話低,我們是否可以就此確定一一年輕人不喜歡長語音?答案沒這么簡單。

      在調查中,31.8%的人喜歡在私聊中發送長語音,27.6%的人無所謂,40.6%的人不喜歡;但在接收長語音時,還是有更多人(43.8%)喜歡收到長語音,28.2%的人無所謂,只有28%的年輕人明確表示不喜歡。

      人們喜歡接收長語音的原因,則在于其情感價值:顯得關系親密(20.7%),而不喜歡長語音的原因,在于其信息密度不如文字——在發送時不如文字表達清晰簡潔,在收聽時又效率太低。

      社交禮儀觀察:文字討好

      “文字討好癥”也是近年來社交網絡熱議話題,它指代在線上聊天時,通過字斟句酌修改聊天詞匯,或是使用語氣詞、表情、夸張表達等方式來減少交流中的隔閡感和生硬感,傳達友善、親切情感的行為。在調查中,超8成年輕人曾有過“文字討好癥”行為,但依然有16%的“硬核”年輕人能保持理性、簡潔的交流風格,拒絕人造的親昵。

      往往我們認為,以同事同學、老師領導為代表的親密關系相對正式,是“文字討好癥”的高發地,事實上,僅有21.5%的年輕人會在類似場合表現出“文字討好癥”,在正式關系中年輕人更傾向于保持專業,避免顯得過于隨意。近7成年輕人在與愛人、家人、摯友等親密關系交流時,最容易表現出“文字討好癥”,可能當代年輕人看來,只有最親近的人才值得討好。

      社交禮儀觀察:稱呼與年齡篇

      在稱呼方面,Z世代更偏好基于年齡的稱呼,如“哥哥”、“姐姐”,而非“大哥”、“大姐”。對于年齡問題的敏感性,年輕人的態度相對開放,尤其是00后,他們對被詢問年齡的敏感度較低。

      76.6%的男性認為詢問年齡是正常的社交行為,作為對照。女性中僅44.2%持相同看法,大部分(55.8%)的女性還是認為這種詢問是缺乏邊界感的行為。

      Soul旗下Just So Soul研究院通過報告,清晰化年輕人心中關于“社交禮儀準則”的隱約共識,提供新知的同時,也為與Z世代的溝通提供解決方案。希望大家能夠通過此報告更理解年輕人在數字時代的溝通偏好,主動實踐社交禮儀,建立良好的社交關系。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