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協同發力建強鏈 登高望遠謀新篇 江蘇武進成功鍛造“兩千億級”產業集群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09





      日前,記者從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政府獲悉,2024年,該區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成為全區首個“兩千億級”產業集群。

      這一年,武進把握時代風口,深耕厚植新能源領域,在產業集聚、智改數轉、場景拓展、營商環境等方面協同發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高地加速崛起。整車產量超50萬輛,理想汽車成為全國首家百萬輛級新勢力車企,整零協同生態加速構建,武進入選全省首批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先行先試區……這些高光時刻,凝聚著武進工業蓬勃發展的雄心。

      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

      從2019年12月第一輛理想ONE交付,到2021年10月單車型突破10萬輛,再到2024年10月第100萬輛整車下線,理想汽車“跑”出的這條“加速度”上揚弧線,是“理鏈”量質優勢相輔相成的生動寫照,也是武進以環境之優謀發展之勢的成功實踐。“可以說從第1輛到第100萬輛,都帶著常州溫度,常州武進也被我們稱為理想汽車的‘福地’。”理想汽車董事長、首席執行官李想說。

    武進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為何強大?究其原因,在于強大的產業鏈,讓產業鏈“聯”起來、價值鏈“長”起來、產業體系“強”起來。

    汽車產業規模大、鏈條長、帶動力強,一輛車的產業鏈上,三級以上供應商可多達3000多家。“理想汽車常州基地落戶武高新以來,我們專注于做一件事——圍繞理想,優化產業鏈布局。”武進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周明俊介紹,目前招引的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已更新至48家。

    “我們為理想配套了增程式發動機生產線、電驅動智能制造生產線等,以區位優勢提供更好服務。”距離理想汽車常州基地不到2公里的豪森潤博智能裝備常州有限公司,深耕汽車行業智能生產線領域,自2023年底投產以來,以近地化配套為理想產能爬坡提供了強大的產業鏈、供應鏈支撐。

    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這就是“鏈主”企業的重要作用。“鏈主”集聚高端生產要素,集合產業鏈上各個規模企業的生產、供需等環節,是產業集群核心節點,可以起到持續帶動中小企業不斷創新發展、驅動整個產業轉型升級的作用。

    “一部分核心供應商已經在周邊配套建廠,還有很多自研自制的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也放在工廠周邊,比如來自匯想的五合一、三合一電機項目,就在2公里范圍內。”理想汽車制造副總裁李斌表示,理想L系列近地化水平接近60%,在常投廠的供應商超過30家。

    “鏈”上發力共建產業集群

    產業鏈的完整度,是衡量一個地區投資環境和競爭力的重要因素。產業鏈不是簡單鏈條結構,必須“多鏈”融合,發揮乘數效應,實現同頻共振。

    2024年6月,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常州)有限公司新院區啟動運營,圍繞產業發展熱點,具備整車性能、能源動力環境、新能源核心部件、智能網聯、電磁兼容等領域檢驗檢測與研發驗證能力。可有效支撐區域內核心產業升級發展,通過集咨詢、研發、檢測為一體的平臺化運營模式深度融入區域產業,服務技術革新、產品革新。

    “我們搭建了長三角最完備的智能網聯資源,具備了智能駕駛、車載網絡、整車天線OTA三大領域業務能力,以及體系化的整車EMC、低壓部件EMC、高壓部件EMC試驗能力。”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常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涌君介紹,常州檢驗中心將堅持以新能源、智能網聯為特色,全力打造長三角區域世界一流的汽車公共服務平臺。

    產業“鏈條”滾動起來了,產業集群的“雪球”效應就越發明顯。緊抓理想汽車強勢發展的重大機遇,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武高新先后引進了匯川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恩迪智能舒適系統等一批重大項目,以及法國佛吉亞、法雷奧和德國大陸貝內克等全球知名企業,形成了涵蓋新能源整車、動力系統、智能座艙以及新能源核心零部件等環節的產業鏈條。

    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建鏈強鏈、集群發展。2024年,武進區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獲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認定,一大批具有全球影響力和行業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鏈”上發力,以專業化、特色化、集約化的發展模式,成功構建區域內高效、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系統。2024年,集群預計總產值達462億元,集群中小企業近3年研發投入強度4.61%。

    推動產業集群化,登高望遠謀新篇。武進區將以理想汽車為龍頭,堅持整零協同,拓展布局研發、汽車電子、底盤控制等高價值領域,開展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先行探索,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力爭整車產量達70萬輛、全產業鏈營收達2500億元,再攀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高峰。(供稿單位:江蘇常州市武進區政府 文:吳文龍  孫杰  史蓮寅 黃雅婷)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