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云南澄江,撫仙湖畔的右所鎮大山頂,撫仙湖人文紀念園的“澄江記憶”公益墓區,如今正以它煥然一新的面貌,訴說著一段從荒蕪到生機的動人故事。青山翠竹,繁花似錦的小徑盡頭是一處靜謐而莊嚴的生態紀念園。然而,時針回撥一年,這里曾是另一番景象:雜草雜樹叢生,不文明祭掃行為頻發,環境狀況令人憂慮
一位前來祭掃的家屬,望著眼前的變化,感慨萬千:“以前來掃墓,看到這里的環境,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覺對逝者不夠敬重。”另一位家屬也表達了同樣的感受:“我們一直希望能有一個既環保又有意義的祭掃環境,讓我們更好地緬懷親人。”
正是這些樸素而深切的愿望,催生了澄江市政府與泰康生命關懷的攜手合作。泰康生命關懷秉持“傳承中華千年史,重置國人生死觀”的使命和理念,在撫仙湖人文紀念園全力推進公益墓的改造工作。
改造之路,既是對傳統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探索。撫仙湖人文紀念園深入當地村鎮,廣泛收集意見,細致研究當地殯葬習俗,在此基礎上,從環境美化、產品創新、服務升級三個層面,對墓區進行了全方位、人性化的改造。
改造前的公益墓實景圖
經改造后綠草成茵的公益墓實景圖
首先是環境的改變-雜草被徹底清除,取而代之的是生機勃勃的草坪與錯落有致的金竹、鮮花,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幅綠意盎然的畫卷,讓園區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產品創新,則是另一亮點。漂亮的風車取代了往昔的塑料彩旗,既低碳環保又賦予了祭掃更多的文化韻味。服務升級,更是貼心入微。用鮮花替代紙錢、代親祭掃等創新服務,不但堅守了綠色生態,還滿足了人們對祭掃儀式感的追求,讓每一次祭掃都成為一次心靈洗禮。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泰康生命關懷在改造過程遵循著“是墓不見墓,見墓不識墓,識墓不懼墓”的建設理念,通過引入臥式墓碑,實現了墓碑的小型化、多樣化、藝術化、生態化,將每一座棲息地都巧妙地融入自然之中,成為花叢中的一抹靜謐,真正踐行了綠色生態殯葬理念。
此次針對公益墓的改造,我們不僅滿足了家屬對“更加舒適、莊嚴的祭掃”場所的需求,同時也響應了當地政府“惠民生、暖民心、為民造福”的號召。相信這種體現泰康生命關懷人文理念的改造項目一定會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可。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