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4.0時代,數字業務革命為行業發展賦能的同時,也使得金融行業的風險敞口被放大,支付數據、個人身份信息、交易記錄等高價值的數據資產易引起黑灰產覬覦。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黑灰產數量持續增長,侵擾現象普遍存在,且全國范圍內仍處于高發態勢。
為增強業界共同打擊黑灰產能力、攜手共建金融安全防線,數禾科技參加由AIF聯盟、消費金融服務聯盟(重慶)聯合舉辦的“2024數字產業生態伙伴大會——金融安全論壇”,并進行打擊黑灰產成果與經驗分享。
當前,深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違法犯罪三年行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建設數字化“全民反詐”新機制速度加快。金融行業中各類公司勠力同心、展開行動,全力打擊黑灰產,同時,進一步強化信息共享、專題研究、協同治理和預警宣傳等措施,合力構建安全、健康的金融生態。
踐行AIF使命 數禾科技全力打擊黑灰產
黑灰產亂象日益猖獗,不但嚴重損害廣大民眾的合法金融權益,還影響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為有效遏制這一現象的無序擴張,去年底,“2024數字產業生態伙伴大會——金融安全論壇”在重慶舉辦,旨在提升行業黑灰產打擊和金融消費者保護能力。
在會上,AIF聯盟和消費金融服務聯盟(重慶)正式啟動了“金融安全守護者計劃”,并發布《科技向善 金融為民——關于促進消費金融行業健康發展的自律倡議書》,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提升消費者保護水平。會上還發布了《中國金融黑灰產治理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洞悉黑灰產發展態勢,為進一步打擊黑灰產提供有力參考。《報告》指出,自2021年起“金融黑灰產”快速發展,已造成百億級財產損失。
作為國內金融科技公司先行者,數禾科技現身金融安全論壇,分享黑灰產打擊成果和可行經驗。據了解,自成立以來,數禾科技一直身體力行站在打擊黑灰產的第一線。早在2022年,數禾科技已加入AIF聯盟,經歷設立專項到建章立制再到常態化打擊治理的成長歷程。
數禾科技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力量的同時,也升級打擊手段。通過與AIF聯盟通力合作,數禾科技在多次打擊非法代理投訴、詐騙、洗錢等金融黑灰產違法犯罪行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成功于2024年高票當選AIF聯盟理事單位。
在科技運用方面,依托數禾科技數智2.0的升級迭代,經過持續兩年的摸索,數禾科技將科技能力成功地運用在黑產治理方面,建立建成從模型應用—策略輸出—流程運營—系統支持全方位體系化的科技治理框架。
在打擊手段方面,除了常規方式以外,還根植于數禾科技的科創基因,正在探索智能語音識別、憑證材料智能評審、語音外呼流程輔助等非常規的可行性打擊手段,期望通過科技賦能實現降維打擊的效果。
計熟事定,舉必有功。數禾科技全方位夯實打擊黑灰產的根基,取得了累累碩果。截至目前,已累計報案打擊70余起案例,成功打擊黑產團伙9個,采取刑事強制措施累計超過104人,采取行政處罰/管制措施超過40人,打擊行動覆蓋上海、四川、重慶、銀川、廣東等9個省市。數禾科技以實際行動印證了科技賦能金融安全的力量。
各機構加強黑灰產打擊 金融行業合力構建防護網
據了解,金融黑灰產的隱蔽性常借助加密通信技術、匿名交易系統、虛假身份等手段,隱藏在維權或其他經營活動的合法外衣下,并呈現跨境跨區域跨行業融合特點。長期游離金融生態邊緣,威脅市場穩定和消費者權益。
金融黑灰產隱蔽性強,金融機構的打擊難度不斷增加。根據數禾科技洞察,打擊黑灰產的實操中機構端面臨各種各樣的難題:一是對黑灰產的定性模糊,缺乏對代客維權違法性的統一規制;二是違法罪名認定有限,黑灰產作案手法變化升級,部分案件在傳統罪名中無法準確定性;三是機構端溯源取證困難,部分案例無法達到司法機關對證據認定有效性的要求,難以推動司法機關立案。
與公安機關攜手是金融機構打擊黑灰產的有效探索。如度小滿成立了反催收黑灰產治理專項工作組,協助公安機關打擊代理維權案件,并免費為遭受代理維權黑灰產不法侵害的用戶提供維權服務,包括法律援助、代客報案、代客訴訟等,通過一系列合法合規的手段幫助受侵害用戶追回其被代理維權黑灰產詐騙的款項。
在“認定難”“取證難”等壓力下,不僅需要增加對金融黑灰產的重視程度和技術打擊水平,也需要金融機構之間加強信息共享和協作,打破信息孤島,形成打擊黑灰產的合力。
例如馬上消費聯合行業伙伴成立AIF反黑產聯盟,目前已有135成員單位加入,形成了強大的聯防聯控網絡。此外,馬上消費還研發了愛馬AI行平臺,主動發現AIF聯盟不同成員之間是否被統一黑灰產組織攻擊,并自動發起聯合打擊建議。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社會各界對金融安全重視程度的提升,金融行業未來將構建起更為健全的安全防護機制,協力營造透明、公正且安全的市場環境。展望未來數禾科技等金融機構,將憑借自身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防范和打擊黑灰產方面發揮日益關鍵作用,成為行業健康發展的中堅力量。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