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份業采融合報告發布,采購部門從“成本中心”轉型“戰略價值中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18





      在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技術發展、供應鏈日趨復雜的背景下,政企采購歷經1.0到4.0的發展演進,在政策、市場、技術三大動力的驅動下,正迎來數智化采購的新時代!

      1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平臺經濟研究中心、中國市場學會、京東政企業務三方聯合發布《業采融合發展白皮書》。該白皮書聚焦2025年政企采購數智化發展趨勢,在業內首次提出“業采融合”概念框架及動力機制,創新性提煉出“OEC”價值模型,并結合采購4.0階段,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助力。

      采購與業務深度融合并形成更多的價值創造,是數智化時代經營與管理的必然要求,采購基礎設施與服務則是推動“業采融合”的根本支撐。白皮書通過對數智化驅動業采融合實踐的系統分析研究,給出了政企采購體系與政企采購基礎設施服務商全面協同形成業采融合的“12345”模型框架,加速破解采購中“價格、質量、效率”不可能三角,全面向“成本、效率、體驗”的黃金三角轉型的具體實踐路徑。

      “白皮書的發布,對深入理解數智化背景下的政企采購變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為政企采購業務未來發展提供新的思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所、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港航供應鏈分會、億邦智庫等機構的眾多專家學者聯袂對白皮書進行推薦。

      新興技術發展 政企采購步入數智化階段

      采購管理是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產業鏈供應鏈正常運轉的關鍵環節。2024年,國務院國資委、發改委聯合發布的《關于規范中央企業采購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提升采購數智化水平,進一步促進采購與業務的深度融合,確保采購與企業整體運營協同發展。

      數智化采購借助大數據分析與 AI 技術,助力企業精準預測需求、優化采購時機,自動化處理重復性任務,降低人工成本,顯著提升運營效率。與傳統模式不同,其更注重隱性成本管理,如供應鏈穩定性、準時支付率、采購體驗及全生命周期成本等。同時,通過整合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資金流,推動采購與業務深度融合,助力企業應對復雜供應鏈挑戰。

      在數字化和智能化驅動下,采購職能不斷拓展,已成為推動企業戰略執行與運營效率提升的核心動力之一。大型企業借助智能化手段優化采購流程,整合全球供應商資源,保障產品質量與供應鏈穩定,實現采購與業務高度融合。中小企業與數智化采購基礎設施服務商合作,降低采購門檻,提升采購效率,減少資源投入,將采購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切入點。

      數智化采購推動采購體系成功轉型為 “戰略價值中心”,采購體系通過服務經營(Operations)、服務職工(Employees)、服務客戶(Customers)的 “OEC” 模式路徑,成為政企管理者重視的戰略價值核心,促進企業資源優化配置,提升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業采融合破解“不可能三角” 三重創新打造“成本、效率、體驗”黃金三角

      盡管數智化采購帶來諸多優勢,但實際操作中仍面臨挑戰。傳統采購過程中的 “價格、質量、效率” 構成 “不可能三角”,采購方難以同時實現三者最佳平衡。降低價格可能影響質量,追求高質量可能降低效率,提升效率則可能增加成本。

      為此,白皮書首次提出 “業采融合” 概念。業采融合是指在政企運營過程中,充分運用數智技術,構建采購生態,推動實現采購與核心業務環節深度協作、有機融合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打破采購與業務之間的傳統的職能邊界,打破采購體系的外部邊界,以業務需求為導向,結合數智技術,推進業務發展、采購管理、資產運行三個全生命周期的系統性整合優化,實現綜合成本最小化與經營效益最大化。業采融合從單純的成本控制升級為對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全面把控,以開放的采購生態實現從“單點優化”到“全局協同”轉型。

      業采融合推動采購體系產生多方面質的變化:從關注形式合規轉變為實質合規;從關注單一采購成本轉變為全生命周期成本;從關注采購下單轉變為關注采購全周期管理;從采購體系轉變為采購生態。通過業采融合,能夠有效破解 “價格、質量、效率” 的不可能三角,逐步形成 “成本、效率、體驗” 全面提升的黃金三角。

      在降成本上,應用數智技術與業采融合理念,挖掘并優化隱性成本;在提效率上,借助電子化審批、動態比價、自動化流程及全過程數智化,大幅提升采購效率;在強體驗上,緊密融合采購與業務,提升采購管理全生命周期體驗,通過個性化、精準化服務,提升員工與客戶綜合體驗 。

      白皮書指出,業采融合價值體現在推進企業數智化轉型、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政企降本增效、推動核心業務增長四個方面。同時,對業采融合未來發展做出五大趨勢展望,包括陽光化與合規化、標準化與精細化、協同化與融合化、平臺化與生態化、綠色化與低碳化。

      “12345”模型框架助業采融合全面落地 采購基礎設施服務商成關鍵推動力

      業采融合要求采購體系具備強大綜合服務能力,涵蓋技術、協同、供給、物流履約、全周期服務及合規能力等。在數智化驅動的業采融合模式下,采購平臺需具備連接供應商、連通政企內部各部門、打造一體化智慧供應鏈、提供采購全生命周期服務的能力。這促使采購服務平臺企業向采購基礎設施服務商轉型。

      白皮書提出基于采購基礎設施服務商的 “OEC” 價值模型,助力政企客戶實現業務與采購雙向融通、深度融合,推進政企采購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資金流 “四流合一”,實現采購與研發、生產、營銷、組織、財務的“五大融合”。

      京東政企業務作為京東集團服務政企客戶的重要窗口,積極探索和實踐數智化驅動的業采融合。依托多元化商品服務供給、場景化服務覆蓋、全鏈路合規治理及全國性物流履約體系,為政府、企業及事業單位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智能化綜合采購與供應鏈服務。通過實施企業全生命周期、商品全生命周期和采購全流程覆蓋服務,將 “業采融合” 理念融入數智化采購流程,推動采購向全方位服務轉型,助力政企客戶實現業采融合全面落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認為,全球供應鏈日趨復雜,數智技術在供應鏈領域全面應用,推動了政企采購業務向數智化全面轉型。數智化供應鏈不單純是數智技術在供應鏈領域的深度運用,更意味著采購體系的轉型升級。在數智化驅動下,政企采購和業務正在深度融合,白皮書從概念框架到具體實踐,對業采融合進行全面的分析,提出了很多具有價值的新理念與新思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李勇堅表示,政企采購從數字化邁向數智化的時代,是政策+市場+技術三大驅動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數智化采購不是簡單的數字技術疊加,數智化驅動的業采融合,其價值不僅體現在對政企采購經營和行業效率的提升,更在于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推動。

      整體而言,隨著政企采購進入數智化新階段,正在加速采購管理的理念與模式革新。數智化驅動的業采融合這一政企采購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逐漸成為采購從業者的廣泛共識。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