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珠海“智”造!芯閱科技新型芯片級水質傳感器發布,助力水質監測提質增效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20





    2025年1月10日,由廣東芯閱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環境監測“芯片”傳感器首批產品,包括測量參數:溫度、電導率、pH值、溶解氧等,在廣東珠海高新區舉辦的發布會上隆重推出,該批產品首創解決了原位長期在線水質物理、化學數據的收集,主要應用在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牧場建設等,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次活動展示了廣東芯閱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芯閱科技)在芯片級水質傳感器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活動現場,自然資源部相關司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珠海市政府和相關部門領導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學者、行業知名專家、企業代表、各界媒體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20250120191109514.png

    發布會全體合照?

    在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金翔龍發表了致辭。他高度評價了芯閱科技在芯片級水質傳感器研發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表示,這一創新成果將有望為水質監測領域帶來革命的變化。

    金院士表示長期以來,國外在芯片技術上實施封鎖策略,讓眾多領域面臨“卡脖子”困境,芯閱科技能夠成功攻克自研芯片技術,猶如在重重阻礙中開辟出一條光明大道,對于利用海洋資源方面意義重大。芯片級多參數水質傳感器的發布,從觀角度出發,能夠助力實現水域監測的全面覆蓋;而從宏觀角度,則是為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的宏偉目標注入了強勁動力,它標志著我國在海洋監測技術領域已經邁向了新的高度,不僅能夠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筑牢防線,更能在維護海洋權益方面,通過精確的監測數據提供最有力的后盾。

    20250120191145918.png

    中國工程院金翔龍院士致辭

    隨后,廣東芯閱科技有限公司經理孫銘銳博士上,詳細介紹了本次新品發布會的重要產品——芯片級多參數水質傳感器等產品。該產品集成了高精度的敏感芯片、智能處理單元、低功耗信號傳輸模塊等核心關鍵部件,具有免維護、抗附著、多平臺、可定制的特質,全面攻克了當下傳統水質傳感器的關鍵技術難題,實現了從追趕到超越的跨越。這一創新成果表明了芯閱科技在芯片級水質傳感器領域的領先地位。

    20250120191211802.png

    廣東芯閱經理孫銘銳博士介紹新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布會還見證了《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和勢態感知監測預警”技術研究中心合作協議》的簽署。廣東芯閱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海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自然資源部深圳海洋中心、自然資源部珠海海洋中心、深圳鵬海智創科技有限公司五家單位本著“優勢互補、友好合作、協同創新、共贏發展”的原則,將在海洋科技聯合攻關、新型傳感器概念驗證、科技項目聯合申報等方面開展多形式、多領域的合作,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經濟發展、服務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推動海洋高水安全支撐高質量發展。這一合作協議的簽署,不僅將為粵港澳大灣區海洋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也將進一步推動芯閱科技在海洋科技創新領域的蓬勃發展。

    20250120191236217.png

    自然資源部南海局副局長謝健致辭

    20250120191301112.png

    簽約儀式合照

    在媒體采訪環節,原國家海洋局王飛副局長認為這款新品的推出,對水質監測行業將會帶來戰略意義。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屈強會長則表示:廣東芯閱此次發布的芯片級多參數水質傳感器克服了國外的“卡脖子”技術,勢必會給我國海洋裝備領域帶來全新的變革。原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郭明克局長表示,本次發布會,分享的芯片級水質傳感器、物聯網技術等創新水質監測技術,將會推動水質監測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

    20250120191335955.png

    國家海洋局王飛副局長接受采訪

    20250120191356625.png

    中國海洋工程咨詢協會屈強會長接受采訪

    20250120191417278.png

    原自然資源部北海局郭明克局長接受采訪

    自然資源部深圳海洋中心吳燕華分享了芯閱科技產品在海洋原位試驗中的使用感受,表示芯片級多參數水質傳感器能監測多種參數,像pH、溶解氧等。這些參數的精確監測,對保障生態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

    20250120191440706.png

    自然資源部深圳海洋中心吳燕華接受采訪

    發布會后,與會嘉賓稍作休息即迎來專家學術大講堂。此次大講堂由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李培英主持,邀請了多位海洋領域知名專家進行前沿學術分享。

    20250120191508221.png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原副所長、研究員李培英  專家學術大講堂(主持人)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王愛民教授剖析了熱帶海洋牧場建設與信息化需求,自然資源部深圳海洋中心的魏巍副主任對科技成果轉化“最初一公里”進行闡述,積極發揮概念驗證平臺的作用。此外,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站以及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的專家也分別就中國沿海漁港建設、海島生態保護修復、海洋牧場建設以及海草床保護與修復等領域的前沿成果進行了分享,并探討了加強科技創新、推動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議題。此次大講堂不僅為嘉賓提供了交流學習平臺,更助力高新區及粵港澳大灣區的海洋科技創新與發展。

    20250120191538847.png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博士/教授   王愛民

    20250120191602587.png

    自然資源部深圳海洋中心副主任   魏巍

    20250120191621996.png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工程研究所副所長   王剛

    20250120191642991.png

    自然資源部海島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   陳淳

    20250120191704493.png

    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   于碩

    20250120191729104.png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中國水產學會資源養護處處長   羅剛

    在專家學術大講堂匯報中,與會嘉賓也對專家匯報內容十分感興趣,并針對不同海洋環境問題提出疑問,與專家進行友好互動。

    20250120191805625.png

    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鮑獻文

    其中廣東芯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秀芬女士就海洋裝備對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牧場建設的必要,與專家展開討論。

    20250120191825308.png

    廣東芯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馬秀芬

    此次“芯啟新程,閱見未來”水質監測新變革·芯閱科技成果發布會的成功舉辦,是芯閱科技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在不斷進行產品優化拓展的同時,公司始終將創新作為發展的核心引擎,未來將持續推出更多具有顛覆、實用的產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在水質監測技術創新領域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貢獻更多更“芯”的力量。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