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愿和層級”“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等舉措,釋放了2025年繼續加力支持以舊換新的積極信號。有數據表明,2024年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整體帶動相關產品銷售額超1萬億元人民幣。截至2024年12月,我國汽車以舊換新帶動乘用車銷售超過520萬輛;家電以舊換新帶動8大類產品銷售量超4900萬臺;家裝廚衛“煥新”帶動相關產品銷售超5100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帶動新車銷售近90萬臺。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國工業企業處于積極的發展形勢。然而,當前全球工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想要在世界范圍內取得產業優勢,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已是不可不為的關鍵一環。
智邦國際以“一體化”為支點,撬動企業管理革新
登峰的道路總是曲折的,我國工業企業即便擁有政策扶持,實現數智化發展仍舊面臨著諸多考驗。如部分管理者對轉型升級了解程度不足,安于傳統模式,導致企業發展停滯不前、大數據和AI等前沿技術應用難度過大,企業難以推進、數據分散情況嚴重,難以有效整合、部門之間信息傳遞緩慢,難以高效協同......
一系列因素在企業與數智化之間形成一道天塹,跨越它的企業迅速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將企業效率與質量提升到了全新的層次;止步于它的企業,則面臨著管理方式的逐步落后、企業成本逐步增高以及市場競爭力低下的困局。
作為ERP領域的引領者,智邦國際將工業企業視為主要合作伙伴,工業企業所面臨的轉型難題,也深深引起了智邦國際的共鳴。為進一步推動更多工業企業實現數智化轉身,完成提質增效的管理躍遷,智邦國際以首倡的“企業一體化”管理思想為核心,從內部、橫向、縱向、底層數據四個維度著手,打造了新一代“一體化ERP”全系列產品矩陣,并以此助力企業迅速推動數智化革新進程。
智邦國際攜手藝術家劉歡老師,共同推進企業數智化方案部署
2023年11月,智邦國際挑起ERP行業拓路者的責任與擔當,召開發布會,正式官宣開啟企業品牌戰略,與藝術家劉歡老師展開合作,由其擔任智邦國際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代言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在藝術領域和ERP行業引起劇烈反響。藝術領域疑惑的是一向排斥商業化的劉歡老師,為何能夠如此青睞于智邦國際;ERP行業的眾多廠商則是不解,作為B端產品,由于不直接面對消費者,為何智邦國際如此果斷地開啟品牌戰略。
對于ERP行業和藝術領域的不解,智邦國際表示:企業歷經20余年發展,已將旗下主要產品新一代“一體化ERP”打造的臻至完美,在此基礎上開啟品牌戰略一方面是為了給業界帶來新的借鑒和思考,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能夠幫助更多的企業轉型升級。智邦國際對于推動企業發展的決心和魄力,引起了劉歡老師深深共鳴,雙方雖然所屬領域不同,然而對于企業發展的推進和國家經濟的增長,都有著一顆積極奉獻的赤子之心,這也是智邦國際與劉歡老師能夠跨界聯動,攜手共進的基礎。
新一代一體化ERP天工系列,多點發力助力企業從容破局
智邦國際與代言人劉歡老師共推的新一代“一體化ERP”在發布后立即受到市場的追捧與合作伙伴的認可。在新一代“一體化ERP”系列產品中,智邦國際結合工業企業的行業特性和市場發展趨勢,打造了“一體化ERP”天工系列產品,天工系列能夠針對轉型難點發力,為企業提供最佳的數智一體化解決方案。
業務全周期管理: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普遍存在進度拖延、資源浪費問題,在智邦國際技術團隊的匠心研發下,天工系列能夠為企業運營構建專屬 “生命線”,從訂單分析、資源分配,到采購運輸、生產監控,全流程實時把控。將訂單生產全過程以報表形式實時呈現給管理者,同時還做到了根據數據異常變化預警風險,確保個性化復雜訂單也能夠以高質量按時交付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資源的合理調配。
成本精準管控:企業想要提升競爭力,控制成本是重中之重。然而,多數工業企業由于業務復雜、產線眾多,導致核算粗放、成本去向難以有效追蹤。天工系列則細化了企業的成本構成,從物料采購、人工成本、設備成本、耗材使用到物流費用,都可以精準記錄,將每一筆款項的流動動態監測,助力管理者快速定位超支環節,以高質量數據為支撐,協助管理者優化采購方案、改進工藝流程,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支持多語言多終端:隨著時代的發展,PC端對于辦公的場地限制凸顯,企業需要更加靈活、全面的辦公場景。智邦國際旗下天工系列同時支持PC、手機、平板等多平臺登錄,企業人員可以不受場地限制,實時處理業務信息。同時,天工系列還會考慮到企業的全球化發展需求,為此將多種語言集成于一體,企業人員可以根據所處地域按需切換,賦能辦公靈活性,保證企業決策的及時執行。
智邦國際董事長兼CEO陳沐陽與全球品牌代言人劉歡合影
在2025年,智邦國際將與企業代言人劉歡老師攜手共進,以數智化助推中國工業跨越式發展,積極響應政策號召,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深入開展與落地注入新動能,與百萬合作伙伴一同見證國家工業的強勢崛起!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