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采融合 VS 業財融合,一字之差背后的采購理念革新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21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平臺經濟研究中心、中國市場學會、京東政企業務三方聯合發布《業采融合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該白皮書聚焦2025年政企采購數智化發展趨勢,在業內首次提出“業采融合”概念框架及動力機制,創新性提煉出“OEC”價值模型,推動采購向全方位服務轉型,助力政企客戶實現業采融合全面落地。

    WechatIMG217.jpg

      業采融合是指在政企運營過程中,充分運用數智技術,構建采購生態,推動實現采購與核心業務環節深度協作、有機融合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打破采購與業務之間的傳統的職能邊界,打破采購體系的外部邊界,以業務需求為導向,結合數智技術,推進業務發展、采購管理、資產運行三個全生命周期的系統性整合優化,實現綜合成本最小化與經營效益最大化。

      近年來,行業內還有一個熱門話題叫作“業財融合”,指的是將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緊密結合,通過優化業務流程與財務流程,實現業務數據與財務數據的共享與協同。此次白皮書在行業內首次提出“業采融合”,雖然與業財融合僅有一字之差,實際上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管理理念。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李勇堅表示,“業財融合強調的是財務要更好地服務于業務,開展業務時需要有財務上的考慮;業采融合強調的是采購與業務部門之間高效協同,共同服務于企業發展。業財融合還是一個效率的概念,而業采融合是一個戰略、理念的概念。”

      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驅動下,采購職能已從單一的成本控制延展為推動企業戰略執行和運營效率提升的核心引擎。采購不僅作為資源獲取的起點,更是企業核心運營環節的協同樞紐。業采融合通過采購職能的深度嵌入,實現了采購職能與財務、物流、供應商等環節的全面協同,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島,提升決策的及時性和準確性,并顯著增強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全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具體來看,在研發環節,采購的參與能夠顯著加速創新周期并提升研發成果的市場適配性;在生產環節,采購作為供應鏈的前端,直接決定了生產的效率與質量;在營銷環節,采購通過與具有一體化智慧供應鏈體系的采購基礎設施服務商合作,為市場推廣和銷售執行提供全面保障;在組織環節,采購作為資源配置的核心環節,能夠顯著提升企業內部的協同效率;在財務環節,采購在財務管理中的深度融入是實現業財一體化的關鍵。

      企業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對采購也有著不同的需求,數智化驅動的業采融合還能夠為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整體戰略的提升。在初創期,數智化采購為企業搭建了規范化的采購管理系統,能夠提供業采融合的基礎架構;進入成長期后,數智化采購開始發揮戰略協同作用,幫助采購體系應對規模擴張帶來的復雜采購需求,優化供應商管理并提高采購效率;在企業成熟期,數智化采購不僅僅是一個管理工具,它已成為企業的戰略基礎設施,支撐企業實現跨區域、跨部門的資源優化,提升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靈活性。

      白皮書認為,在政策、市場、技術三大動力的驅動下,政企采購正全面邁入數智化發展的新階段,并加速推進采購理念與模式的全面革新。業采融合正以銳不可當之勢席卷政企采購市場,成為引領政企采購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并將逐漸凝聚為廣大采購從業者的普遍共識。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