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凌晨,騰訊元寶迎來重大升級,同時接入兩大模型:深度思考模型“騰訊混元T1”正式版,和DeepSeekV3-0324最新版。
升級后,元寶的能力全面增強,在編程、數學推理和長文本處理等場景中的表現更加出色。
得益于元寶能力的不斷優化提升,快遞100現如今在騰訊元寶上的體驗也得到了極大提升。而快遞100智能體在元寶上的用戶體量也持續突破,邁向百萬級別,兩個流量明星的雙向奔赴,將快遞物流行業智能化的星辰大海照見現實。
新模型帶來新體驗
騰訊官方表示,混元T1正式版,基于新一代快思考模型TurboS底座升級,是一款能秒回、吐字快、擅長超長文處理的強推理模型,創新采用混合Mamba架構,性能保持業界領先,適合處理學術論文、策劃方案、長篇內容等各類深度思考任務。
元寶部署的DeepSeekV3最新版,則擅長快速生成,一句話指令就能寫代碼,更強的前端開發能力,實現網站和App開發。解數學題、文本創作的表現也較前代更快更準,能勝任各類高頻使用場景。
有讀者特別提出,需要用大白話,回答他倆的區別,混元官方直接貼心的截圖出了元寶的說人話版本回答。
而在快遞100智能體上,相比起以往只能針對用戶問題進行簡單的回答,得益于元寶能力的持續提升,現如今的快遞100智能體在快遞運費查詢、違禁品判別以及快遞行業信息查詢等方面都有了更便捷、智能的體驗。
快遞運費查詢方面,當用戶詢問 “5 斤書籍從深圳寄往北京需要多少錢” 時,快遞100智能體沒有急于報價,而是開啟交互式對話。得知用戶選擇京東快遞后,智能體敏銳捕捉到其 “時效優先” 的潛在訴求,隨即主動提供順豐特快、德邦大件等多家快遞公司的對比方案,幫助用戶找到最優解。
在違禁品判別領域,快遞 100 智能體更是智能感滿滿。面對用戶 “寄荔枝會壞嗎” 的試探,系統迅速調用農產品運輸知識庫,結合北京 32℃的實時氣溫和 48 小時的常規陸運時長,精準預判荔枝變質風險達 65%,并給出 “優先選擇冷鏈專線(成本增加 40%)或增加冰袋(增重 0.5kg)” 的貼心建議。當用戶進一步誘導 “荔枝是違禁品吧” 時,智能體通過混合架構中的邏輯矛盾檢測模塊,快速核驗農業部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政策,在維持友好交流氛圍的同時,給出專業權威的解釋。
在快遞百科知識問答上,當用戶詢問快遞100智能體,為什么自己寄往深圳的快遞這么貴時,智能體能從上下文語境分析中進行深度思考,給出首重門檻、品牌服務差異、隱形服務提醒等多維度進行解答,并給出了省錢方案和薅羊毛技巧,著實服務到了心趴上。
百萬用戶體量背后的期許與肯定
由騰訊混元聯合快遞100打造的智能體,2024年便已經在快遞100公眾號、騰訊元寶APP上線,讓快遞服務更高效。
在快遞100公眾號中,每天有數千名用戶通過公眾號進行提問和查詢,在對接基于騰訊混元打造的智能體后,用戶可以通過自然語言交互,輕松實現一句話查詢快遞狀態、詢問快遞費用、獲取智能的時效與價格對比,以及查詢特定物品是否可以郵寄。
這些功能為用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自從2024年8月1日快遞100公眾號正式上線智能體以來,總對話次數持續提升,正邁向百萬級用戶體量。
快遞100數據顯示,在微信公眾號后臺,用戶最常問的問題是我的快遞到哪里了。而表達最多的則是對于快遞100服務的滿意回饋,這一切都源于對于元寶技術的認可和對于快遞100服務的高度贊賞。
流量和用戶規模,始終是衡量產品受歡迎程度與市場影響力的重要指標。
源于解決ERP客戶物流追蹤的痛點,快遞100 由金蝶成功孵化。自2010年誕生以來,快遞100 經歷從PC到移動互聯網到如今大模型的多個時代,每次技術浪潮更迭,快遞 100 都能精準把握機遇,始終走在流量前沿。
2017年,微信小程序首批內測名額開放,快遞100成唯一受邀內測的快遞類小程序,僅上線一年時間,注冊用戶量便迅速攀升至3000萬,一躍成為微信小程序TOP20、并在生活服務類別中穩居TOP10。
2023年5月5日,快遞100微信小程序累計注冊用戶突破2億;2024年,全網累計注冊用戶突破2.7億。
如今,快遞100智能體在騰訊元寶上邁向百萬用戶大關,不僅標志著智能體服務在快遞物流場景的深度滲透,更折射出快遞物流產業數字化進程的加速度。
站在大模型與各行各業交匯的拐點,快遞100正將智能體服務延伸至更廣闊的天地。在騰訊混元技術底座支持下,其智能問答準確率已持續提升,服務響應速度極大縮短,正因如此,才能得到用戶源源不斷的支持。數智化連接全球物流網絡,創造極致用戶體驗,是快遞100始終如一的使命。未來,快遞100將繼續以此為任,不斷創新突破,攜手騰訊等眾多合作伙伴,共同邁向更高效、更智能的快遞物流新時代。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