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用戶同行:長城重卡Hi4-G的共創之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03





      在3月26日長城重卡Hi4-G技術發布會上,當徐州市驛卡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老板范前進展示出19.9L/百公里的實測油耗時,他一定會清晰記得一年前那場大雨中的首測——當第一臺Hi4-G混動重卡完成首次運輸任務時,儀表上跳出的31L/百公里油耗數據曾讓他深深失望。這場看似"失敗"的測試,恰恰成了長城重卡Hi4-G逆襲的起點。

      迷茫中啟航:高端重卡的探索之路

      幾年前,長城商用車CTO孫玉接手重卡項目。她帶領團隊走訪保定南二環的重卡 4S 店和各大物流園,調研結果令人沮喪。國產重卡品牌眾多,但同質化嚴重,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長城進軍重卡領域似乎意義不大。

      然而,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一句話讓團隊重新燃起希望:“進口重卡是什么樣的?你們看過最高端的重卡么?” 于是,孫玉又帶著團隊奔赴天津港,深入研究各種進口重卡。在仔細觀察和對比后,他們發現了高端重卡市場的潛力,決心打造中國自己的高端重卡。為了更好地學習和借鑒,團隊還專門購買了一臺斯堪尼亞 V8 進行研究。

      初遇用戶:需求與技術的碰撞

      隨著長城重卡對標進口品牌打造高端重卡的輪廓逐漸清晰,一個關鍵問題擺在團隊面前:自己調研的產品是否真是用戶需要的產品?帶著這個疑問,團隊走出辦公室,去傾聽用戶最真實的聲音。“我們很幸運,很快就認識了老范,他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孫玉口中的“老范”是徐州驛卡的范前進范總,一位較真的物流人。

      范前進使用過傳統油車和天然氣車,發現都不夠省,物流行業掙錢困難,他覺得混動是個不錯的技術方向,于是開始接觸混動重卡。但試過幾個品牌后,都沒有達到理想的省油效果,而且他提出的建議也無人回應,這讓他有些失望。

      2023年前,范前進聽說長城重卡準備做混動重卡,便主動找上門來。當時樣車還沒做出來,技術人員向他講解了國內外各種混動技術路線,強調了混動專用智能變速箱的重要性。老范覺得這次應該能實現他想要的油耗所以決定等車出來再看看。

      艱難起步:從挫折到堅持

      第一臺樣車出來后,老范接車當晚就裝貨出發,帶上工程師連夜冒著大雨親自從臨沂開往上海。路上遇到車窗起霧的問題,反應后很快得到解決。到達目的地一算油耗,31L / 百公里。和車隊的傳統柴油車相比并不省油,但長城商用車團隊的態度讓老范覺得這種合作還可以堅持下去。

      剛開始溝通時,老范和工程師存在很大的溝通障礙。老范只強調要省油,但具體怎么省說不清楚;工程師則使用專業術語,雙方難以理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團隊專門找了一個懂市場用戶的同事來做翻譯。于是用戶需求和工程師的一道溝通橋梁初步架了起來。

      面對不理想的油耗,研發團隊開始對車輛控制邏輯和數據進行優化。改完數據后再次測試,油耗開始下降。老范后面又提出修改建議,改完后第二趟油耗到了28 L / 百公里,第三趟油耗開始降到了26L / 百公里。這次讓大家都有了信心。

      深度共創:在磨合中突破

      這段時間,孫玉和老范雖然有翻譯,但還是會經常吵架,兩個做事認真的人給對方都帶來了極大的壓力。有時候孫玉會感到崩潰:“你別逼我了,都要給我逼瘋了。” 老范則也很崩潰:“我沒逼你,我就告訴你該怎么弄,你怎么不聽呢?”

      吵歸吵,廠家與用戶的溝通并未中斷,雙方都感受到了對方對全新重卡的重視。

      為提高效率,孫玉將策略標定團隊分成三個小組,分工協作,沒日沒夜地工作;所有研發測試人員都住在邢臺工廠宿舍,條件雖然艱苦,但大家都堅持了下來。老范則顯得比長城重卡的員工更重視,從徐州到邢臺的這段路,老范兩年間跑了無數個往返。有一次,晚上八點數據優化出來,孫玉告訴老范后天來邢臺測試,但他卻連夜從徐州開車出發,第二天一早八點就出現在公司。

      為了盡快拿到優化的數據,老范多次晚上在辦公室一樓的接待小屋等著。晚上十點、十一點數據調試好,他馬上開車帶著研發人員上高速試車,而且每次都是親自駕駛,不敢讓司機開,怕影響車輛的數據調試。

      在這種沒日沒夜的溝通測試下,車輛的油耗一點點下降,最終突破了低于 20L / 百公里的目標。當 19.9L / 百公里的油耗數據出現時,大家都非常激動,之前的付出都得到了回報。

      團隊協作:在沖突中前行

      除了與用戶溝通交流,孫玉與公司各個研發部門的交流也充滿了波折和沖突。2023年,為保證一個主要參數的輸出,她與負責全球首款重卡8擋智能混動變速器開發的唐子威博士交流了六個小時,最終說服唐博士修改設計并重新標定變速器。

      負責全球首款重卡九合一動力域控制器研發的熊建博士回憶,有次傍晚大家都下班了,他接到孫玉調試數據的需求,又把大家召集回來加班,弄到晚上十點多,數據調試好十一點就發給用戶測試。混動車型的核心控制策略這塊,類似的反復調整測試每天都在上演。

      一位負責底盤調教的工程師說,在底盤調教優化過程中,經受了國內司機、進口車用戶、德國專家的輪番 “潑冷水”。每次覺得自己做得足夠好,試完又會面臨一堆問題,最終懸架歷經多輪調整,才得到出色表現。

      當長城重卡Hi-G重卡發布后,唐博士回憶起研發過程時,感嘆道:“當時我真被折騰得苦不堪言,不過現在看,這是值得的。正因為大家的堅持,我們才能開發出一款世界級的產品。”

      結尾:

      從質疑到信任,從沖突到協作,長城重卡 Hi4 - G 的共創之路,是用戶與技術的雙向奔赴。這場始于 “懷疑” 的旅程,最終讓所有人明白:用戶,才是產品最好的設計師。而長城重卡Hi4-G在開發過程中還有100多位像老范這樣的來自一線用戶的共創工程師。

      當老范在技術發布會上開著拖頭現身時,這場始于 "省油" 的合作,早已升華為對物流人價值的深刻理解。研發團隊熟知用戶家庭情況,老范能準確叫出每個工程師的名字。正如團隊所言:"我們懂車,但用戶更懂路。"19.9L /百公里的油耗數據背后,是長城重卡以創新之姿扛起中國超級重卡崛起大旗的生動注腳。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