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電數智“1底座+2平臺”戰略下的AIGC視聽產業創新中心落子北京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09





      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引領下,“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進。《“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關于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明確提出,以“人工智能+”為重要抓手,構建覆蓋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的智能賦能體系。今年兩會期間,人工智能賦能產業發展更是成為熱議焦點,代表委員們紛紛強調AI技術在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作用。

      在此背景下,影視文化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當下,影視行業一方面面臨著高質量內容需求激增的局面,另一方面其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尤其是在影視行業中游制作端,成本集中度頗高。以動畫類電影制作為例,大量的2D和3D內容渲染工作,依靠傳統制作方式往往需要數百人耗時數月才能完成。與此同時,短視頻的興起帶動數字媒體持續增長,對內容制作產能和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攀升。AI技術的出現,為影視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新契機,影視公司、工作室、流媒體平臺等各方都期望借助AI技術實現高效、低成本且創新的內容創作、制作、后期和市場宣發。

      然而,目前AI在影視視聽產業中的大規模應用仍存在諸多難點。一方面,受限于模型能力和軟件工具不足,與傳統制作方式相比,AI生成的效果在高質量影視制作時,其畫面質量、細節表現、藝術感染力等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盡管AI視頻生成已在素材生成環節發揮作用,但尚未能貫穿影視制作從前期籌備到成片宣傳的整個鏈路,難以助力影視產業鏈全面降本增效。

      為突破這些困境,北電數智作為北京電控集團旗下專注于人工智能創新的科技企業,基于“1個AI底座+2大產業平臺”的核心戰略,積極布局影視文化產業。其打造的AIGC視聽產業創新中心智算“文化+科技”平臺,在多方協同下正式落地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該平臺作為面向視聽全行業的開放共享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產業運營為驅動,致力于重構影視創作生產范式。

      在底層技術支撐方面,北電數智基于“星火?智算”的全棧AI能力和可信數據服務,依托“傳統產業賦能平臺”助力構建視聽產業模型生態,開發典型場景應用。在平臺建設中,北電數智聯合北京移動、華為、華鯤振宇等合作伙伴共筑創新平臺:北京移動憑借前瞻性的算網布局和AIGC生產管線能力,為平臺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華為、華鯤振宇則依靠在國產AI算力領域的領先地位和核心技術優勢,通過基于“昇騰”的國產人工智能算力平臺支撐和深度運營,加快影視行業垂類模型創新。目前,該平臺已吸引包括中國科大合成現實團隊、生數科技、昆侖萬維、紫東太初等頭部科技企業,以及阿里文娛、鼎盛佳和、墨境天合等頭部影視企業在內的眾多生態合作伙伴匯聚。

      在實際應用中,通過AIGC視聽產業創新中心智算“文化+科技”平臺,影視制作從前期策劃借助AI生成劇本分鏡、智能合成虛擬場景,到后期制作批量生成特效素材,全流程效率將得到顯著提升,為數字創意、網絡視聽、影視制作等相關行業的降本增效和智能轉型帶來實質性突破。這不僅是AI技術在影視領域的一次深度應用,更是科技創新與文化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重要體現,標志著AI影視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未來,北電數智與產業生態合作伙伴將深化合作,共同開展AIGC視聽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推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影視制作基地建設。在這一過程中,人工智能在影視產業的應用將持續繁榮發展,為建設數字中國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