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整體觀”+AI:探索湖泊治理新路徑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27





      在今年2月舉行的江蘇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一組關于太湖的數據折射出我國湖泊治理的成效:2024年太湖水質總體達到Ⅲ類,創30年來最好水平,首次全年達到國家良好湖泊標準;2024年藍藻水華首發時間較常年推遲93天,上半年首次未監測到水華;太湖水生生物多樣性指數為3.12,首次提高到“優秀”等級。

      2007年5月底,太湖曾暴發大面積藍藻,引發全社會關注。十多年來,作為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逐漸重現碧波蕩漾,這一過程也是我國探索湖泊治理新路徑、修復長江生態環境的縮影。

      湖泊治理需要技術創新

      七年前,“長江病了”直指長江生態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隨后,長江保護法、《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等政策法規為加強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提供了遵循。

      2024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出臺,再次提出,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藻類環境生物學專家劉永定在接受央廣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環境問題、生態問題,關乎經濟結構、社會發展水平和人類社會活動,這些都和湖泊生態系統息息相關。“我國在水環境治理上,總體在不斷完善。”

      劉永定表示,目前我國湖泊富氧程度有所減輕,但仍然存在。“這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問題,全球水華問題都較為嚴重,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很多湖泊出現水動力不足、水量不夠的問題。水資源和水中營養物質失衡,以及部分湖泊污染嚴重等問題,使得我們距離實現健康穩定的生態系統還有差距。”劉永定指出,總體來說,在湖泊治理過程中,既有管理問題需要完善,也有技術問題有待不斷創新突破。

      打破常規 研發進度“大踏步”

      已參與太湖等國內四十多個湖泊治理的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林海”),是江蘇省一家專注于藍藻水華治理的科創板上市公司,也是通過理念和技術創新,躋身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行列的行業引領者。

      近日,德林海董事長胡明明在接受央廣財經記者采訪時,介紹了他從一名臨床醫生“意外”跨界成為一名環保衛士的經歷。談及這一身份的轉變,他坦言,最初在研究技術和模式上都面臨挑戰,比如在技術上,從實驗室到中試再到規模化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挑戰。

      “同時,醫學背景也成為我們的優勢。臨床醫生給患者診斷,就是要解決問題,這是我們所擅長的。”從問題出發,鎖定目標,并逐步驗證的思維方式,恰好適用于湖泊治理從實驗室研究到規模化應用的全過程。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胡明明這樣解釋團隊突破的關鍵。他介紹,在滇池建立第一座藻水分離站時,團隊突破傳統研發模式,改變了從小試到中試再到規模化的傳統進階路徑,實現了從中試到規模化的"大跨步"策略,試驗規模從每天幾十、幾百立方米,跨越至每天幾萬甚至幾十萬立方米,顯著提升了研發速度。

      在實驗規模千倍邁進過程中,德林海還是國內較早使用“中宇宙數字孿生診驗系統”的企業。“與實驗室條件下的人為控制不同,我們直接在湖中劃定區域進行試驗,完全接受自然條件下的天氣、水溫、風浪等環境因素。"胡明明介紹,這種無限接近真實環境的研究方法,雖然難度更大,但取得的成果更易于實際應用。

      以中醫整體觀系統診治湖泊

      在湖泊治理實踐過程中,胡明明帶領團隊創建了全國首家“湖泊生態醫院”。為全國湖庫水生態安全、水資源保護工作實施全面診斷、精準治理服務,創新性的構建了以湖泊生態醫院診療為模型的整湖治理模式。

      “我們強調以中醫整體觀來治理湖泊。中醫講究‘祛風驅寒、舒筋活血、調理臟腑’,這套理論也適用于湖泊治理。”胡明明表示。

      “湖泊中過多的藻類和污染物就像人體內的‘風寒’,需要‘驅寒’;水流不暢如同‘氣血瘀滯’,需要‘活血化瘀’;而整個湖泊生態系統則相當于人體的‘臟腑’,需要全面調理。”胡明明解釋道。

      “祛風驅寒”就是通過清除湖底淤泥、治理藍藻等手段去除污染源;“舒筋活血”是針對長江中下游平原湖泊水流緩慢的特點,采取工程措施增強水動力;“調理臟腑”即生態修復,可通過恢復濕地、種植蘆葦和水草等方式重建健康的水生態系統。

      胡明明還強調,山水林湖草沙的綜合治理就像是人類調理臟腑,需要通絡經脈。“經脈可以比喻成信息化,水面、水中、水下的監測和感知,需要信息化工具。”

      此外,胡明明表示,德林海通過使用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對湖泊的精準化治理。“比如,我們治理湖泊的目標是實現湖泊水質達到三類標準,反演過來,藍藻要控制到什么程度、底泥要清理到什么程度等等,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難以給出確切答案。而通過AI模型,即數學模型、神經網絡和大語言模型的集成,最終來推動環境問題的突破。”

      胡明明介紹,基于“中醫整體觀”的理念和數智技術的結合,德林海目前已經在太湖、巢湖、滇池、洱海、丹江口水庫等全國四十多個重點湖泊和水庫治理中取得了顯著成效。

      基于“中宇宙數字孿生診驗系統+AI”的技術創新,“中醫整體觀”把脈湖泊的理論創新,以及“湖泊生態醫院”模式創新,德林海探索出湖泊治理“中國方案”,目前已受到來自韓國等海外客戶的“問診”。

      4月24日,德林海與韓國H2O innovation公司在江蘇無錫德林海湖泊生態醫院舉行《合作諒解備忘錄》簽約儀式。胡明明表示:“此次合作不僅是兩國環保技術的深入交流,更是生態治理決心的凝聚。”德林海將借此契機,積極推動以加壓控藻技術、中宇宙數字孿生診驗系統、精準清淤技術為代表的核心“醫”水技術,以及湖泊生態醫院這一全新湖庫治理模式為湖庫“把脈治病”,守護湖庫健康生命。(記者 黃昂瑾)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