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29





      漫漫人生長河中,我們猶如在黑夜中摸索前進的行者,遭遇著無數次迷茫與灰暗。而信心,恰似那熠熠生輝的啟明星,高懸于天際,為我們照亮前行的道路,賦予我們穿越風雨、跨越坎坷的勇氣和力量。

      回望波瀾壯闊的歷史,因堅定信心而在困難面前不低頭的故事不勝枚舉。中國共產黨在風雨飄搖中誕生,在槍林彈雨中成長。長征路上,紅軍戰士們懷揣著對革命勝利的堅定信心,跨越雪山草地,戰勝無數艱難險阻。那是怎樣的一種信念,讓他們在饑餓、寒冷與敵人的圍追堵截下毫不退縮。正是這份信心,鑄就了紅軍的鋼鐵脊梁,讓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

      20世紀50年代,國際形勢嚴峻,我國工業基礎薄弱、人才資源匱乏、設備設施落后。無數有志青年與科研工作者懷著對國家科技自強的堅定信心,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兩彈一星”離不開科研人員強大的信心支撐,正是這份信心,讓他們在艱難險阻面前永不言棄,他們的努力大大提升了我國的國防實力與國際影響力,為后續科技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國企業展現出了非凡的信心與勇氣。近來很火的DeepSeek,在AI新賽道競爭白熱化的壓力下突出重圍,其自研架構以較低成本訓練出千億參數大模型,在中文理解準確率方面展現出碾壓西方大模型的優勢。這一突破充分證明,中國企業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只要懷揣信心,勇于探索,就能開辟出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在全球科技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信心絕非盲目樂觀,而是基于對規律的科學認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強調“改革”,將提振信心作為破局關鍵。華為啟動“南泥灣計劃”攻克芯片封鎖,屠呦呦團隊以青蒿素改寫醫學史,這些都印證了“信心賽過黃金”的實踐真諦。這種精神基因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并成為科創興國的內生動力:中國航天團隊突破西方技術封鎖,用十年時間攻克千項關鍵技術,將“嫦娥奔月”的神話變為現實。正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擔重任,繼承和發揚科學家精神,不斷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躍遷。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正如羅曼?羅蘭所說:“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在人生的旅途中,無論遇到何種挑戰,只要我們堅定信心,腳踏實地勇于拼搏,就一定能夠跨越艱難險阻,抵達成功的彼岸。(陳婷)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