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爾股份投資3億落子固態電池中試線 氧化物路線搶占量產先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6-09





      近日,國內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德爾股份(300473.SZ)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取得實質性進展。6月3日,公司發布微信公眾號表示,已與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簽署《投資合作協議》,計劃投資約3億元人民幣建設固態電池中試及產業化項目,同步推進智能電機產線布局。這一舉動標志著德爾股份在固態電池這一被視為下一代動力電池核心技術的領域,正從研發驗證快速邁向規模化生產準備階段。

      德爾股份將力爭在2025年年底前完成固態電池中試線的建設并初步具備產品生產能力。項目采取分階段實施策略,后續規劃建設1GWh量產線,旨在構建完整的“研發-中試-規模化”全鏈條產業化能力。公司表示,此舉是響應國家關于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和動力電池技術迭代升級的戰略要求,旨在搶占未來市場制高點。

      中試線的加速落地源于德爾股份在固態電池領域長達七年的技術積淀。據悉,公司自2018年在日本設立研發中心起,便組建了覆蓋材料學、電化學等領域的跨國專家團隊,對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主流的固態電解質技術路線進行了系統性研究驗證。經過深入探索,德爾股份最終將氧化物電解質路線確定為產業化的突破口,主要基于其在機械穩定性、工藝成熟度以及量產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綜合優勢。

      多年來,德爾股份固態電池研發成果顯著。2023年,其在日本開發的固態電池樣品已通過第三方機構多項嚴苛安全測試,包括針刺、加熱和過充電實驗,安全性表現突出。2025年,德爾股份固態電池技術攻關持續突破,在今年2月舉行的東京國際二次電池展上,德爾股份展示了其第二代固態電池產品,能量密度達到260Wh/kg,第三代固態電池產品的目標能量密度將突破400Wh/kg。

      今年初,德爾股份在上海設立的試制線成功完成國內首款固態電池樣品的制備,驗證了核心涂覆工藝在國內生產環境下的可復制性,具備為新能源汽車、無人機、機器人等多應用場景進行定制化開發的能力。

      行業普遍共識認為,全固態電池的商業化應用預計將于2027年左右在部分高端車型上實現裝車,并有望在2030年進入更大規模的量產階段,從而有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實現續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充電時間縮短至10分鐘以內的目標。當前,國內外主流電池企業均已跑步入場,全力搶占技術制高點和產業化先機。中泰證券指出,固態電池將在“政策引導+市場需求+技術迭代”三重驅動力的共同作用下,帶動鋰電池行業完成新一輪升級革命。

      隨著湖州中試線建設的正式啟動,德爾股份正加速從一家傳統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向“新能源與智能核心部件解決方案提供商”的戰略目標邁進,為公司未來增長增添強勁動力。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