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廣東電視臺新聞頻道《正點播報》,以“盧俊卿《贏在下半場》公益演講深圳開講-創新前沿,深圳民企高質量發展成全國樣本”為題,報道了盧俊卿此次深圳公益演講。在這場以“告別悲壯、擁抱從容”為主線的思想盛宴中,盧俊卿結合深圳“創新之都”的獨特基因,為民企下半場發展開出“健康革命、財富躍遷、傳承覺醒”三大戰略良方,引發強烈共鳴。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民營經濟發展成果斐然。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達3.68萬億元,民營企業數量超260萬家、增長10萬戶以上,在這座被譽為“民營經濟第一城”的城市,最具代表的“特產”就是企業家。
作為改革開放后第一批創業者,盧俊卿深耕民營經濟30余年,從四川廣元農村走向全球,成功打造了服務近600萬企業家的天九共享資源共享平臺,見證并參與了中國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他指出:“我們中國的民營經濟,現在正式進入更全球化、更細分化、更專業化的下半場。對于廣大民營企業家來說,很多都已年過半百,怎樣才能更好地活下去,并且活得更有意義,是我們舉辦此次活動想要表達的核心含義。”
演講伊始,盧俊卿以“56789”數據致敬民營經濟,他特別提到,深圳作為民營經濟高地,孕育了騰訊、大疆、華大基因等全球標桿,但“輝煌背后,隱痛猶存”。企業家群體普遍面臨“三高”挑戰:高強度競爭下的健康透支、高成本環境中的盈利焦慮、高不確定性時代的傳承困境。當深圳速度遇上轉型深水區,換賽道比搶跑更重要。
面對當前經濟轉型發展重要周期,以及數字化、去中間化、逆全球化、代際傳承等普遍挑戰,盧俊卿提出三大關鍵破局戰略。在健康革命方面,鑒于深圳快節奏的商業環境,企業家們更需重視自身健康,拒絕“過勞模式”,做好“百歲人生規劃師”。財富躍遷層面,深圳擁有濃厚的創新氛圍與完善的產業生態,企業家應緊抓人工智能、低空經濟、大健康等新興風口,借助資本經營與平臺共享,實現財富的快速增長與生態共贏。傳承覺醒上,深圳的創一代們要通過“言傳身教事上練”,培養富有創造力的創二代,將家族優秀基因轉化為推動時代發展的密碼,打破“富不過三代”的魔咒。
演講現場,由盧俊卿作詞、AI作曲的《老板難》震撼發布。這首被稱作民企版《孤勇者》的歌曲,精準刻畫了企業家的艱辛與堅守,傳遞出“難中求進”的精神內核,激勵著深圳的青年創業者們勇敢前行。
從北京到深圳,盧俊卿的演講不僅是一場思想啟迪,更是一份由親歷者書寫的民企穿越周期的行動指南。在數字化與全球化的新起點,正如其所言:深圳是中國民營經濟最活躍、創新基因最強大的城市之一,對于深圳而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核心是高質量發展和制度創新,而民營企業正是這一進程的主力軍。深圳的民營企業,如果能夠以先行者的姿態擁抱“下半場”,不僅能為自身贏得未來,更能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深圳樣本。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