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ASCO年會期間,阿斯利康(AZ)再次大放異彩,連續第7年榮登全體大會報告舞臺;自2020年以來已累計入選8項LBA研究,AZ在肺癌、乳腺癌等傳統優勢領域的統治力仍在延續,同時在消化道腫瘤新戰場的影響力實現了現象級的躍升。未來如需更進一步,AZ無疑不想再錯過細胞治療這一推動未來增長的潛在催化劑,并期待從腫瘤和自免疾病兩大領域雙管齊下,傾力攀越新高度。
過去幾年,AZ這家跨國制藥巨頭動作頻頻:2022年,收購Neogene布局TCR-T療法;2023年“牽手”Quell布局治療自免疾病的Treg療法。而在CAR-T賽道,AZ通過收購亙喜生物擁有了下一代CAR-T療法的關鍵籌碼;同時也在與西比曼合作探索實體瘤CAR-T。今年,AZ又斥資10億美元收購EsoBiotec,押注當下備受關注的體內細胞療法。可以說,過去3年多,AZ在細胞療法賽道的每一筆交易都別有巧思。
從研發進展而言,以CAR-T、TCR-T仍是當前全球制藥研發的核心賽道。尤其是CAR-T療法已在廣泛血癌患者中帶來了令人振奮的長期緩解,這無疑將會為癌癥治療的變革帶來全新機遇。亙喜生物是AZ在CAR-T賽道的第一筆收購,這項重磅交易的核心是亙喜突出的技術與管線——FasTCAR和AZD0120。加入集團一年多后,AZD0120在近期再次高調亮相EHA和EULAR大會,亙喜同時發布了其針對NDMM和rSLE的多項數據,展現出強勁的臨床開發動能,尤其是rSLE首次公布便入選EULAR口頭報告,可見業界對其初步臨床效果的認可度。
首發rSLE數據,入選口頭報告
EULAR 2025年會期間,亙喜生物以口頭報告首次公布了AZD0120治療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rSLE)的一項IIT研究的安全性及初步療效數據。
入組10例患者,基線為既往經受過多重治療的rSLE患者,SLEDAI-2K評分≥8,且均伴有狼瘡性腎炎,中位隨訪時間達313.5天。總體而言,安全性和初步的臨床效果都很積極。試驗中未觀察到DLT和ICANS,僅出現低級別CRS,這與此前在血癌領域觀察到的結果基本一致,安全性優勢在自免領域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療效層面,所有患者(100%)在完成單次輸注后補體水平恢復正常。70%的患者實現ANA、ENA及dsDNA抗體持續血清學轉陰,進入狼瘡非活動期。截至2025年1月,90%的患者在第9個月達到DORIS標準緩解。所有患者(100%)蛋白尿顯著減少,其中60%患者在第9個月達到KDIGO-2024 定義的完全緩解(CR),40%的患者達到部分緩解(PR)。
SLE是一種以致病性漿細胞、長壽命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產生自身抗體為特征,長期困擾患者生活,甚至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2023年的一項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全球有超340萬人正飽受SLE的困擾,每年新確診患者高達40萬。由于SLE傳統療法療效有限,副作用嚴重,且需長期用藥,因此亟需更加安全、有效的藥物打破SLE治療僵局。AZD0120通過CD19/BCMA雙靶點設計,結合次日生產技術,能更加深入、廣泛地清除致病性B細胞和漿細胞,進而顯著改善臨床獲益。從此次披露的初步數據來看,通過AZD0120治療,使患者的致病性B細胞耗盡后,能再次誘導B細胞重新恢復為na ve B細胞,為最終實現患者“免疫系統重置”提供了巨大的機遇。這也有望讓AZ除了已上市的阿伏利尤單抗后,能在未來進一步站穩廣闊的SLE市場,想象空間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CAR-T治療自免疾病的突破性進展成功入選Science 2024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這是繼2013年之后,時隔11年CAR-T技術再次入選,標志著該技術在自免領域的應用得到了重大認可。
更新NDMM數據,結果依舊振奮
在同期召開的EHA2025年會上,亙喜生物又接連發布了AZD0120作為新確診多發性骨髓瘤(NDMM)一線療法,分別針對符合移植條件的NDMM高危患者(TE NDMM)和不符合移植條件的NDMM老年患者(TI NDMM)的兩項最新臨床數據。兩組都是更長隨訪時間下的更新數據,結果積極,讓業界看到了該候選藥物在NDMM早線治療上的更多可能性。
就TE NDMM而言,截至2025年2月10日,中位隨訪時間為32.3個月。據稱,這是迄今為止CAR-T治療NDMM患者最長的前瞻性隨訪。療效方面,ORR保持100%,sCR率為95.5%,且所有患者(100%)均達到MRD陰性,30個月PFS率為85.7%。安全性數據與早期結果高度一致,只有少量患者出現CRS。
這些數據與前一次的更新數據研究結果一致,AZD0120在TE HR NDMM 患者中誘導了深度、持久的緩解,且具有非常有利的安全性優勢,突出了AZD0120治療高危 NDMM患者的潛力,并為此前預后不佳的患者帶來了新希望。
而在TI NDMM方面,亙喜還公布了另一項針對老年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一般而言,70歲以上的MM患者通常會因身體限制而無法移植,且難以入組。這項研究招募了9例患者,中位年齡為72歲(范圍70-78)。截至2025年2月10日數據截止,中位隨訪時間為13.9個月。 研究顯示,AZD0120治療后,患者ORR及sCR率均為100%。所有患者(100%)均達MRD陰性,且截至數據截止日,均未觀察到疾病進展。安全性方面,50%患者經歷了1級CRS,所有患者在5天內從CRS中恢復。未觀察到≥2級CRS及任何級別的ICANS。
這些數據也在作證,AZD0120在老年MM患者中同樣表現出令人振奮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有望為70+ TI NDMM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該試驗帶來的非常重要的啟示是,或許實足年齡不應作為CAR-T細胞臨床試驗排除患者的標準或在真實世界中排除患者接受BCMA CAR-T治療的標準,這對于填補臨床治療領域空白意義重大。
MM是世界上第二常見的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到2028年,MM藥物主要市場銷售額預計將達437億美元,2033年將達521億美元。鑒于當前CAR-T療法這該領域中“呼風喚雨”的獲益,誰能盡快占領NDMM賽道,勢必能分到最大份額的“蛋糕”。盡管MM領域已有4款CAR-T獲批上市,但目前尚未有產品獲批一線治療。如果AZD0120能夠把握一線治療機遇,背靠AZ的商業化能力,將有很大希望沖擊“重磅炸彈”藥物俱樂部。結合在自免領域的最新表現,目前來說,AZD0120是AZ細胞療法矩陣中當之無愧的“關鍵牌”。在今年多次對外公開展示中,AZ均將其作為驅動2030+增長的重點期待品種。
回首2023年12月,AZ以12億美元收購亙喜生物的開創性交易,不僅創造了中國Biotech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路徑,同時也是AZ“in China-For Global”戰略的一次重要實踐。值得注意的是,AZ曾明確提及,未來將以上海作為細胞治療領域的重要研發基地,借助中國這一創新策源地,進一步推動細胞治療的發展。作為AZ細胞療法版圖中的“中國創新力量”,隨著融合的深入,亙喜生物的開創性技術與跨國藥企的全球平臺如何相得益彰,進一步孕育AZ新的“拳頭產品”,將是雙方重磅交易未來的看點。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