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靈活就業已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渠道。近期,國家層面多次召開會議,強調靈活就業的重要性,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與此同時,新京報發布的《數字經濟下靈活就業發展研究報告》也深入剖析了靈活就業的未來市場前景。在這一背景下,十方融海等職業教育機構在靈活就業職業人才培養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國家政策護航:靈活就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近期,國家關于靈活就業的會議頻繁召開,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4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將穩就業擺在“四穩”首位,明確要求加大對靈活就業的支持。6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財政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補助資金667.4億元,支持地方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包括延續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就業見習補貼提前發放等措施,以穩定就業崗位。
國務院常務會議也多次聚焦靈活就業。5月12日,會議決定將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期限延長至2025年底,并確定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的措施。這些措施包括研究制定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兜底措施,推動放開靈活就業人員在就業地參加社保的戶籍限制;開展平臺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合理界定平臺企業責任;以及抓緊清理和取消不符合上位法或不合理的收費罰款規定,為靈活就業創造良好的環境。
此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也在積極行動。2024年12月30日至31日召開的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強調,要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防范行業性、區域性、規模性失業風險。2024年9月2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包括提升就業服務質量、強化企業用工指導、優化完善社會保險制度、暢通勞動者糾紛調解渠道等。
教育部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也聯合發力。2024年11月14日召開的2025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會議指出,要支持保障靈活就業和創新創業,進一步發揮政策引領效應,優化規范政策性崗位招錄安排,加大市場化就業渠道拓展力度,開發更多基層就業崗位,深化訪企拓崗專項行動。
二、市場前景廣闊:靈活就業規模持續擴大,技術驅動崗位創新
《數字經濟下靈活就業發展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國靈活就業人員規模已達2.4億人左右,占全國就業人員的約33%。其中,新型靈活就業群體達到約8000多萬人,占全部就業人員的約21%。預計未來這一比例將繼續上升,靈活就業將成為吸納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渠道。
從市場前景來看,靈活就業呈現出整體規模持續擴大、技術驅動崗位創新、市場需求多元化、政策支持與規范發展以及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特點。
首先,整體規模持續擴大。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靈活就業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預計未來幾年,靈活就業人員規模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成為勞動力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技術驅動崗位創新。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催生了更多新型靈活就業崗位。例如,AI編劇、AI視覺設計師、數字內容創作者等新興職業逐漸興起,為靈活就業市場注入新的活力。這些新興職業不僅要求從業者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還為他們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再次,市場需求多元化。數字經濟背景下,市場需求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靈活就業崗位不斷涌現,滿足不同人群的就業需求。特別是數字內容創作、直播電商、在線教育等領域,成為靈活就業的重要增長點。這些領域的發展,不僅促進了靈活就業市場的繁榮,也推動了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
此外,政策支持與規范發展也為靈活就業市場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對靈活就業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相關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為靈活就業市場的規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隨著政策的進一步細化和落實,靈活就業市場將更加健康、有序發展。
然而,靈活就業市場也面臨諸多挑戰,如社會保障覆蓋不足、職業成長受限、工作強度大等問題。但報告也指出,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優化,這些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為靈活就業者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三、十方融海:職業教育賦能靈活就業,構建人才培養新生態
在靈活就業市場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職業教育機構的作用日益凸顯。其中,十方融海作為在線職業教育的領軍企業,通過緊跟行業趨勢設計前沿課程、注重產教融合強化實踐操作、提供靈活學習方式支持終身學習以及推動標準制定引領行業發展等舉措,為靈活就業市場輸送了大量高素質人才。
十方融海緊密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和技術前沿,設計并開發了一系列與新興職業緊密相關的培訓課程。例如,針對AI原畫師、短視頻剪輯師等熱門職業,十方融海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和技術研究,確保課程內容緊跟行業需求,使學員能夠掌握最新的職業技能。同時注重產教融合,與游戲、影視、廣告等行業的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共同開發課程,確保課程內容與實際工作場景緊密結合。通過“手把手”教學、真實項目實訓等方式,學員在實踐中學習和掌握最新技術和行業知識,提升實戰能力。
為了滿足不同學員的學習需求,十方融海利用自身的在線教育平臺,為學員提供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學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線上課程、線下實踐或混合式學習模式,隨時隨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此外,十方融海還為學員提供持續的學習支持和資源共享平臺,助力其終身學習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十方融海還積極參與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與政府、高校、行業協會等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參與《人工智能賦能教育發展研究報告》編制、國家標準《教育與學習服務遠程學習服務要求》起草等工作,十方融海將自身的創新實踐與戰略思考融入國家級智庫成果和行業標準中,為職業教育數字化轉型和行業規范健康發展提供前瞻性和實操性參考方案。
在數字經濟浪潮下,靈活就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市場需求的多元化以及職業教育機構的積極賦能,共同推動了靈活就業市場的蓬勃發展。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優化,靈活就業市場將更加健康、有序發展,為更多勞動者提供廣闊的就業空間和發展機遇。而十方融海等職業教育機構,也將繼續發揮其在靈活就業職業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為數字經濟的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