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傳“接地氣”,筑牢群眾法治根基
面對農村普法資源分散、法律意識薄弱的現狀,劉河部所以“煙草專賣宣傳月”為契機,創新“線上+線下”雙軌普法模式。線上依托微信客戶群、企業公眾號等平臺,推送“煙草專賣宣傳漫畫圖解”“涉煙維權指南”等數字內容,將法律條文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短視頻和圖文,累計覆蓋數千人次。線下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在鄉鎮集市設立“法治早市”,通過真假煙鑒別實操、反詐案例解析等互動環節,將法律知識融入生活場景。例如,針對老年群體易受“假訂單”詐騙的問題,現場演示常見騙術并發放防詐手冊,提升群眾風險防范能力。
針對零售戶經營痛點,開展“法治體檢進店鋪”行動。工作人員攜帶《經營合規清單》逐戶排查風險點,從合同簽訂規范到消費者隱私保護,提供“一對一”法律輔導,幫助修訂問題條款數十項。同步開設“田間法治講堂”,深入農網終端講解土地流轉、網貸陷阱等熱點問題,用方言俚語解析法律條文,讓村民“聽得懂、用得上”。
圖為劉河部所客戶經理協助卷煙零售戶使用系統
安全科普“零距離”,織密風險防控網絡
緊扣安全生產月主題,劉河管理所推動安全宣傳與專賣業務深度融合。一方面,以隱患治理閉環化為抓手,推行“全員安全員”機制。發動員工及零售戶參與“安全隱患隨手拍”行動,針對燃氣安全、消防設施等關鍵環節,建立“排查-登記-整改-銷號”全流程管理臺賬,實現即查即改隱患百余項。另一方面,強化實戰應急能力,聯合消防部門開展火場逃生演練與急救技能培訓。通過模擬倉庫火災、突發傷病等場景,現場教學滅火器操作、心肺復蘇術等技能,補齊基層應急短板。
針對農村終端安全薄弱環節,創新“安全文化浸潤”模式。在誠信互助小組活動中嵌入“經營安全小課堂”,結合液化氣罐泄漏、電氣線路老化等真實案例,剖析事故成因;制作《店鋪安全自查清單》等實用工具,由客戶經理上門指導應用。目前,轄區超九成零售戶已完成安全設施升級,安全責任意識顯著增強。
圖為劉河部所市管員向客戶展示真假煙鑒別技巧
為民服務“有溫度”,延伸鄉村共治觸角
劉河部所將專賣宣傳與民生服務緊密結合,打造“法治+便民”綜合體系。聚焦特殊群體需求,成立黨員志愿服務隊,對老年、殘疾客戶提供“上門幫辦”服務:定期協助整理貨架、指導電子支付操作,并聯合金融機構推出低息貸款,緩解經營資金壓力。同時,在零售終端設立“紅色驛站”,配備急救藥品、便民工具等物資,累計服務群眾數百人次,成為鄉村治理的“暖心前哨”。
深化鄉村振興聯動,拓展“一店多能”服務場景。指導農網客戶增設快遞代收、土特產展銷等便民功能,推動“卷煙+蘄艾”等特色商品組合銷售,助力農戶增收。聯合村委會開展反詐禁毒宣傳,通過方言廣播、涉毒電子煙實物展示等方式,提升村民識毒防騙能力,筑牢鄉村安全屏障。
從法治宣傳到安全科普,從便民服務到鄉村共治,蘄春縣劉河部所以多元視角重構煙草專賣宣傳新范式。未來,該所將持續深化“法治為民、安全護民、服務惠民”理念,推動專賣工作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堅實的基層力量。(周吉)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