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東營博盛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廢水處理車間,乳白色的高純工業鹽正從含高鹽廢水中源源產出,一旁的生物反應器里,高鹽廢水滋養的微生物群已轉化為飼(肥)料級蛋白——這并非科幻場景,而是國家開放大學山東分部(山東開放大學)與東營職業學院聯合培育創新團隊——紫荊環科的工業化落地現場。”
該團隊以“光菌智控破高鹽困局,AI分鹽雙軌鑄零碳閉環”為技術內核,通過“光-菌協同脫氮前置凈化、AI賦能分鹽結晶增強系統、雙軌資源轉化”三大核心技術,以“新材料突破極限、新技術定義標準、新硬件重構價值鏈、新系統驅動可持續”構建四維創新體系,研發出負碳型高鹽廢水處理機組,通過“吃”污染物產出工業鹽和飼(肥)料級蛋白,讓黃河流域的生態難題轉化成“雙碳”戰略下的資源機遇。(通訊員:俎明)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