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航海博物館開啟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系列活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11





      今年是鄭和下西洋620周年,也是中國航海日設立20周年。7月8日,中國航海博物館舉辦2025年中國航海日中海博主場系列活動,現場啟動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系列活動,以鄭和主題大展、航運中心數字化體驗、學術研究成果、系列科普繪本等致敬鄭和下西洋620周年,全方位展現中國航海事業的輝煌歷史和新時代成就。當天,中國航海博物館“十五五”高質量發展愿景首次對外發布。

    1752028978615601.jpg

      鄭和主題大展盛大開幕,配套活動精彩紛呈

      1405年,中國航海家鄭和開啟了第一次下西洋的航程。為紀念盛事、啟迪未來,7月8日,由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國博物館協會航海博物館專業委員會、鄭和文化場館聯盟共同主辦的“猶說寶船來:鄭和下西洋620周年紀念展”在中海博第一臨展廳正式開幕。

    1752028998964290.jpg

      展覽是國內首個從全球航運與貿易視角,聯動古今、集聚文博界與港航界資源的鄭和主題大展,共匯聚14家博物館、6家港航單位近150件精美展品,從“時勢英雄”“海域通達”“流風遺韻”“今古相望”四個章節,貫通古今,全方位展示七下西洋的歷史圖景,探尋鄭和航海的當代價值。

      憑借和平的出使態度、共贏的貿易歷程,鄭和率領15世紀全球最龐大的遠洋船隊,塑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不朽豐碑,對中外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猶說寶船來”展以珍貴文物、精美船模為媒介,回應“為什么下西洋發生在明代?”“為什么由鄭和完成此項使命?”“下西洋為中國與世界帶來了什么?”“鄭和之后,是否再無鄭和?”等觀眾常見疑問。同時展覽配套豐富多元的互動和數字化展項,讓觀眾既可以近距離感觸“寶船”所攜絲綢與香藥,也可探尋西洋“神獸”的古今面貌,感受中外器皿承載的文化匯融,領略趣味盎然的觀展體驗。

    1752029014855677.jpg

      本次展覽創新采用1+n的館內外聯動模式,配套數字體驗、研究專刊和科普繪本,以多元視角全面弘揚鄭和文化,傳播鄭和精神。在中國航海博物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展區,運用“船視寶”航運數據平臺,展示了全球航運實況,并推出“車厘子上餐桌”“新能源車出海”“新能源船減碳”等互動小游戲,讓觀眾切身體驗航運與社會生活生產的密切關系。觀眾還可以沉浸式體驗以“鄭和下西洋”為主題的VR項目,穿越時空界限,直觀感知鄭和下西洋航海壯舉及歷史文化。鄭和主題學術研究專刊、《海上絲路的千年“船”說》系列科普繪本也將在近期出版,以專業和科普兩個視角,更好滿足觀眾的不同需求。

      此外,中國航海博物館與中遠海運集團合作在海南博鰲共建中國航海博物館博鰲數字館,將今天揭幕的紀念鄭和下西洋實物展轉化為數字展,于7月9日推出首展;與上海藝術品博物館、雅加達美術與陶瓷博物館合作舉辦“萬里尚為鄰——紀念鄭和下西洋620周年暨萬隆會議70周年中國印尼文化交流展”,將于7月11日在雅加達開幕。

    1752029021197720.jpg

      中國航海博物館“十五五”高質量發展愿景首發

      作為國家級航海專題博物館,面向未來發展,中國航海博物館首次發布“十五五”高質量發展愿景。錨定一個目標,打造國際國內航海文化超級鏈接;提升兩種氣質,權威的講述者、有趣的傳播者;聚焦三項任務,講述航海故事、傳播航海知識、促進國際國內航海文化交流合作。發布陳列展覽、教育活動、學術研究、藏品征集、文創開發五大核心業務體系,擘畫了航海類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新藍圖。其中,陳列展覽重點聚焦“何以行舟、絲路交響、蔚藍海洋、海納百川”四大系列;教育活動重點聚焦“愛航運、愛科技;愛航運、愛生活;愛航運、愛文化”三大系列。未來,中國航海博物館將深入開展超級鏈接,深度聯動港航力量、社會資源與高校智慧,積極構建開放共享的合作生態。

    1752029027325612.jpg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市文旅局、上海市商務委、上海海洋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等相關領導,鄭和研究會、港航單位、行業協會、合作單位、高校以及協助辦展單位代表參加此次活動。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