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您這組創意陳列真是點睛之筆,顧客進店率明顯高了!”
“張老板,‘知音通’系統用得順手嗎?后臺數據顯示您的庫存周轉快了不少呢!”
筆記本里的“傳經路”—— 在互學共鑒中凝聚服務智慧
清晨的陽光剛漫過便利店的卷簾門,武漢市黃陂區煙草營銷部客戶經理李華勝已經帶著筆記本穿梭在轄區店鋪間。這本磨得邊角發白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記著“商品按色系陳列能提升視覺吸引力”“會員日搭配小禮品能提高復購率”等300多條經營妙招,全是他26年來從零售戶那里“淘”來的真經。
“零售戶才是市場最好的老師。”李華勝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他服務的黃陂區地處城鄉結合部,既有連鎖超市也有社區夫妻店,經營模式千差萬別。為了讓好經驗流動起來,他每月組織“零售戶學堂”,請銷量冠軍現場傳授陳列技巧,請老年店主分享社區熟客維護心得,去年累計促成23組商戶結成幫扶對子,讓“一家的妙招”變成“百家的法寶”。
二十六載的“基層轍”—— 用腳步丈量責任的堅守之路
在煙草行業深耕的26個春秋里,李華勝的足跡遍布轄區12個街道、78個行政村,服務過的3000多戶零售戶都記得他那雙沾滿泥土的皮鞋。去年夏天暴雨致部分店鋪進水,他冒雨幫商戶轉移卷煙、清理柜臺,李經理不是在店里,就是在去店里的路上”,這是零售戶們對他最貼切的形容。
“知音通”里的創新招 —— 線上線下織密服務網絡
當 “知音通”系統推廣遇上“數字鴻溝”,李華勝創新的 “雙線服務法”讓難題迎刃而解。65歲的王爹爹總說 “智能手機比扁擔還沉”,李華勝連續三天傍晚上門,把系統操作步驟畫成漫畫貼在柜臺上;經營超市的劉大姐嫌數據分析太復雜,他帶著自己做的Excel模板,用“賣得好的煙像熱包子要多蒸” 這樣的比喻講解庫存預警功能。線上,他的“知音學堂”微信群每天答疑20多條,原創的《操作三字經》被零售戶們打印出來貼在收銀臺。如今,轄區系統使用率從62%躍升至98%,有客戶算過賬:“用系統后每月少壓貨5000多塊,盈利漲了近兩成!”
柜臺前的“精準策”—— 讓服務抵達每個需求痛點
在李華勝的服務詞典里,“精準”二字重千鈞。看到張師傅的店總在下午三點后客源斷檔,他建議增設便民充電區并搭配飲料促銷,讓店鋪日均增收80元;發現李阿姨的柜臺總擺著臨期零食,他幫著調整進貨周期,還設計“買煙贈零食”的組合套餐。針對老年、殘障零售戶,他整理出《簡易經營手冊》,大字號字體配著實物圖片,連收款碼都幫忙貼在最順手的位置。100多場專項輔導下來,不少特殊商戶的月收入比之前翻了一番。
黨徽下的“先鋒行”—— 以擔當詮釋黨員本色
胸前的黨徽總在忙碌時閃著光。組建誠信互助小組時,他帶著客戶們逐戶簽訂公約,用“輪流值班”“共享客源” 的辦法化解競爭矛盾;中秋營銷活動期間,他連續兩周泡在市場里,幫商戶設計“煙+茶”禮盒,帶動轄區重點品牌銷量增長35%。這份拼勁讓他收獲了省局“十佳客戶經理”、市局“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證書疊起來有半尺高,但他總說:“零售戶豎的大拇指,才是最沉的獎狀。”
從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到開著服務車裝載智能設備,李華勝的交通工具換了五輛,但扎根基層的初心從未改變。26年服務路,他用腳步丈量過3000多戶店鋪的門檻,用專業讓數據變成財富,用熱忱讓服務暖到人心。這位基層客戶經理的故事,恰是新時代煙草人用堅守與創新書寫的生動注腳。(羅濤、吳慧)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