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復雜”到“精智”:YonSuite如何為中國重慶·科學會堂注入數智靈魂?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12





      山城脈動,會展四代:一份寫給“未來”的雄心答卷

      重慶,它不只是一座城市。它是一首詩,一幅畫,一部流動的史詩。

      在這里,高低錯落的立體交通勾勒出城市的骨架,霧氣繚繞的江面,是詩意的留白。它古老,卻呼吸著未來;它扎根山川,卻擁抱云端。骨子里,流淌著一種獨特的“魔幻現實主義”氣質。

      在這片熱土上,關于“會展服務業”的故事,已然書寫了四代。每一次迭代,都是城市經濟版圖的無聲重構。

      第一代:陳家坪展館,改革開放初期的樸實起步,產業萌芽,承載著一個時代向前的渴望;第二代:南坪會展中心,見證重慶商業騰飛,激活城市脈搏;第三代:悅來國博,十年前的恢弘敘事,一座座巨型展館拔地而起,山城走向國際舞臺的恢弘敘事。

      而今,時代巨輪駛入“數智化”深海,中國重慶·科學會堂如一艘科幻電影中的宇宙飛船,緩緩降落于重慶高新區金鳳湖畔。

      它是城市的智慧新地標,一個承載著“會展無界,賦能無限”宏偉愿景的核心“引力場”,也代表著重慶會展業迎來了全新的第四代。

      去年10月26日啟用至今,短短數月。中國重慶·科學會堂已舉辦了一個又一個的形式各樣的盛會:

      重慶會展中少有的,3000余人同享盛宴的年會;國家級汽車工程協會年會,思想火花碰撞產業智慧;酷炫電競賽事,青春激情融入未來科技;燈光音浪,演唱會在此沸騰,藝術與商業在此交織。

      它如同一顆多棱鏡,每一次活動都折射出城市的活力與潛力。

      但我們不禁要問:在當下各地會展中心紛紛求索“轉型”與“突破”的背景下,中國重慶·科學會堂何以如此迅速崛起?它的“智慧密碼”究竟藏在哪里?

      答案,指向關鍵角色:用友YonSuite,共同書寫的“數智化”傳奇。

      這不僅是一個關于科技賦能的案例,它是一場關于未來會展的深度思考;關于城市進化的宏大敘事,關于如何用“智慧”點亮“無限可能”的深刻探討。

      科學會堂新哲學 一座“引力場”的城市雄心

      走近中國重慶·科學會堂,目光被其獨特建筑語言捕獲。這不是簡單的鋼筋水泥,這是一部充滿寓意的建筑詩篇,一次對“科學”與“殿堂”精神的完美融合。

      側面望去,流暢曲線,銀灰色外殼,勾勒出蓄勢待發的太空飛船。它與“科學會堂”之名呼應,象征著對科技前沿的無限探索,勇往直前的雄心。

      移步正面,雄偉莊重撲面而來。它仿若古希臘殿堂,又兼具中式建筑的雍容大氣。無數根高聳立柱、層疊階梯,共同構筑起“宏大而壯美”的視覺沖擊。

      文化密碼,藏于巧思。建筑側翼,形似隸書“一”字,雨檐低垂,飽含“一化天地開”的創世哲學。力量磅礴,整體“鳥巢”造型,巧妙融入金鳳鎮文脈,寓意“筑巢引鳳”。

      這并非簡單的意象,這是中國重慶·科學會堂對自身定位的深刻自白。

      它要成為一個平臺,吸引全球智慧與產業,在此匯聚,生根,發芽,為重慶乃至成渝經濟圈的騰飛,注入澎湃動能。

      這種深遠理念,讓科學會堂的使命,遠不止于“會展中心”。它肩負著“三位一體”的時代重托:

      卓越運營,極致服務。這是基石,對全球頂級會展經驗的最高致敬,確保每個細節臻于完美。客戶體驗,超越預期。

      培育生態,共贏會展。重慶科學會堂拒絕“大包大攬”,它像一位智慧園丁。悉心培育重慶會展業上下游,引入市場力量,讓專業人做專業事。“我們只賺該我們賺的利潤,更愿意讓客戶獲得市場化的服務,在競爭之下得到更優質、更便捷、成本更低的服務。

      招商引資,賦能產業。這是“重慶科學會堂”的靈魂,它要成為匯聚要素流的經濟平臺,以科技會展為媒,搭建產業合作與招商橋梁,讓會展中心不再是場地出租,而是城市發展的戰略支點。

      硬件配置同樣令人驚嘆:71間會議室、3間展廳,總面積超3萬平米,含重慶最大無柱多功能廳,地面承重5噸,配備金剛砂石地面與人貨分流系統,兼顧前瞻與實用。

      運營理念上,也充滿創新精神:

      超預期服務:突破“一站式”邊界。中國重慶·科學會堂副總經理張斌形象比喻:“我們不僅提供場館紅線內的服務,還會對上下游提供超出預期的服務。

      從客戶抵達重慶,無論酒店、交通、政府關系,甚至觀眾組織、展商招攬,我們都竭盡所能。” 這是對客戶的極致關懷,讓“一次握手,終身朋友”成為現實。

      會展+產業:深度結合重慶產,會展不再孤立。它是產業升級,資源對接的平臺。中國重慶·科學會堂副總經理肖軍強調:“我們充分考慮當地產業結構和辦會資源匹配。將很多資源導入活動。”每次會展,都是產業生態的活性劑。

      會展+文旅:洞察參會者需求,將重慶山水人文、美食美景“微縮”進會展中心,打造會堂文創IP,常態化舉辦音樂嘉年華、脫口秀。肖軍表示:“即使沒有足夠時間領略山水,也能在會展中心交互體驗,能品嘗,能感受。”

      這樣的宏大愿景,對運營團隊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它要求極致掌控細節、秒級響應指令、實時洞察數據、智慧預判未來。

    20250712100206779.png

      智慧大腦YonSuite 如何讓復雜會展“化繁為簡”?

      會展業的精髓,在于“人、財、物、事”的極致協同,其復雜性,如同一個精密運轉的引擎。當科學會堂的雄心與精細化管理需求相遇,選擇一個能駕馭全局的“智慧大腦”,成了決定未來成敗的關鍵。

      “我們前期做了大量調研,用誰家系統?什么樣的系統?服務商實力、理念契合度、反應速度……都至關重要。”肖軍的嚴苛,道出了對伙伴的重視。最終,中國重慶·科學會堂選擇了用友YonSuite。

    20250712100230920.png

      用友YonSuite,作為AI時代的商業創新平臺。在人力、財務、銷售、供應鏈等多維度構建完善管理體系,它成為重慶科學會堂最堅實的智慧中樞。

      它的到來,就像為科學會堂這艘“數智飛船”裝配了最先進的處理器,激活每個運營環節,讓原本龐雜無序的管理,變得精煉而高效。

    20250712100250171.png

      打通信息壁壘:從“各自為營”到“數據共享”

      YonSuite的核心能力,是強大的“互聯互通”。它如同一座智慧“中臺”,將獨立數據匯聚一堂,統一標準,貫通轉化。財務端與人力端、物資端、銷售運營端實現數據一體化,打破信息壁壘,構建人員效率、空間效率、財務效率的綜合評價體系,讓精細化管理從“設想”變為“現實”

      “交通信息、展館熱力圖這些,以前是完全不能互相打通的。現在,通過我們中臺,它能夠智慧地匯集出來,就像自動生成一張決策分析圖。”張斌描繪的是“信息孤島”到“數據共享”的躍遷,這種數據的“全域打通”,是數智時代競爭力核心,也是科學會堂實現“超預期服務”和“高效運營”的基石。

      精準成本控制:財務數據從“結果”到“決策”

      海量數據打通后,如何讓它們“開口說話”,發出“智慧”的聲音?這是終極考驗。張斌坦言,數智化需求,首先“實用”,其次“智慧”。

      “我們追求的不是傳感器越多越好、系統越復雜越好,那意味著更高能耗和成本。我們希望它最終能對企業經營、利潤提升、成本降低產生實實在在的幫助。”

      這句“愛恨交織”的自白,道出了無數企業在數智轉型中的真實心聲。

      YonSuite在此展現“智慧化”一面。它不止是數據收集器、連接器。更深度融入AI能力,提供更聰明、更便于決策的分析圖表。

      中國重慶·科學會堂財務總監朱時超提到,過去財務報表只反映結果。現在,YonSuite從預算、過程管理到報銷全程介入業務流,確保財務數據真實可靠,更精準地實現橫向與縱向對比,為管理層提供高參考價值的公司現狀與發展方向指引。

      以成本管控為例,YonSuite通過精細化的科目設置與業務數據治理,讓科學會堂得以精準分析水電能耗等大項成本。

      朱時超表示:“通過模型分析,我們初步預估,僅能耗一項,就能實現5%-10%的成本降低。”

      這并非空泛數字,而是實實在在的管理效益,是數智化帶來的真金白銀

      跨部門協作:從“任務下發”到“協同作戰”

      用友YonSuite的“廣”,體現在它超越傳統財務軟件,延展至企業管理的全鏈條。

      朱時超提到,以前財務部門僅負責賬表、資金;現在,通過YonSuite共享系統,財務人員從業務最開端全程參與,從預算到合同簽訂,再到執行結算,確保信息對稱、責任明確。

      “沒有系統前,銷售獲取信息常靠Excel、Word錄入,任務派發依賴傳統任務書,溝通成本高,信息不對稱,對活動引進和后期服務都存在巨大風險。”肖軍回憶道。

      “現在,銷售將基本信息錄入系統,系統自動提示跟進,直到合同落地。隨后,系統根據合同,自動生成統一任務清單,精準分發給餐飲、安保、工程、物業等部門,所有參與者都能清晰了解活動的每個細節。”

      這種跨部門的高效協作,讓重慶科學會堂每次大型活動都能完美呈現,贏得客戶高度認可與感謝信。

    20250712100314411.png

      當科技遇見人文 共赴“巴適得很”的未來

      一座會展中心,終究不只是場館。

      它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資源組織能力,是連接產業、政府、市場與人的一張“操作系統”。

      中國重慶·科學會堂,作為這座城市向未來遞出的新名片,并不是單純的“第四代會展地標”。

      它折射的是重慶這座城市新的方向感——用更精細的服務承接更高質量的合作,用更智能的系統支撐更復雜的產業連接。

      而支撐這一切的,并非單點爆破的技術炫技,而是平臺型的數智化能力——YonSuite的數智飛輪,讓看得見的場館,跑得動;讓看不見的流程,流得順。

      真正值得關注的,從來不是某一場活動多熱鬧、多光鮮,而是當舞臺散場之后,背后的系統是否足夠穩健,是否能夠被復用、被遷移,成為一種“能力資產”。

      從“一次性事件”到“長期性能力”,這是中國重慶·科學會堂正在走的路,也是一座城市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所在。

      我們終將在這個充滿變量的時代,看清什么是泡沫,什么是基礎設施。

      云端之上,巴適得很——這不只是重慶人的生活態度,更是科學會堂交出的答案:產業可以很重,但服務要輕;城市可以很大,但協作要細;未來可以很遠,但路徑必須清晰。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