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南安政協委員建言獻策 完善養老服務政策體系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16





      養老問題一直是民生關注熱點。我國目前人口老齡化程度越來越嚴重,據全國老齡委發布的《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預測,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到2050年將達到3.32億,占總人口比例21.81%,我國即將成為高度老齡化的國家。

      當前,老年人主要的養老方式是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和居家養老。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多,機構養老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綜合性,成為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養老的方式之一。但是,調研發現各養老機構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護理員大多年齡偏大,文化程度較低,影響了養老服務的專業程度和服務質量。而相比較歐美發達國家,護理員都有嚴格的入職標準和完善的人才隊伍,因此我國的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建設還有待提升完善的地方。

      “為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不斷完善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夯實兜底性養老、擴大普惠性養老、優化生活性養老,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建議優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供給,扎實開展養老機構提質增效行動,加強養老人才隊伍建設。”南安政協常委黃華雄說。

      黃華雄建議,應統籌發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功能,鼓勵“一站多點”運營管理模式。以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或者規模較大的日間照料中心為中心站,協同聯動管理周邊較小日間照料中心。鼓勵鎮(街道)統一招投標,遴選專業化、連鎖化的養老服務機構,開展養老服務片區的社會化運營,完善日托、助餐、養老顧問、輔具推廣、生活照料、醫養康養結合等服務內容,提升社會化運營比例和服務質量。持續推進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等級評定。組織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等級評定,通過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選示范社區養老設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質效。支持縣級制定出臺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等級或星級評定辦法,建立縣級運營補貼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星級相掛鉤機制,有效發揮運營補貼資金撬動作用。進一步推動物業企業參與養老服務,持續推進“社區+物業+養老”服務發展的舉措,鼓勵和引導物業服務企業因地制宜提供居家便民服務,開展各類健康講座及文娛活動,努力構建起社區、物業服務企業與老年人之間雙向互促、三方互動的良性關系,實現養老服務供給增加、物業服務企業轉型增能、社區治理提質增效的預期目標。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機構建設和運營,落實民辦養老機構建設運營補貼,對非政府財政建的養老機構依申請給予相應建設補貼,支持引導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推動各地加快區域性養老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推動各地完成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任務,通過鎮(街道)敬老院進行升級改造或新建,建設成為既能集中供養城鄉特困老年人,又能為低收入老年人、高齡、獨居和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提供醫療護理、康復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全托、日托和臨托服務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引導養老機構擴展服務內容。推進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簽訂服務合作協議,建立全科醫生工作室入駐日間照料中心機制,完善資源互用、優勢互補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完善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建設運營政策文件,支持引導養老機構設置家庭養老床位,為老年群體送上身邊、家邊、周邊的醫養結合服務。

      此外,應持續加大對學校在專業建設、課程開發、教師聘用等方面給予更多的支持,鼓勵更多學校參與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同時,支持行業領軍型企業參與舉辦職業教育,產教深度融合,共同推動養老服務業人才的培養。加強人才培訓。聚焦養老服務技能和綜合能力知識,持續全面抓好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免費養老服務培訓,舉辦養老護理職業技能競賽,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評”選拔優秀的養老護理員。要從福利待遇、社會地位、工作環境、職業教育等全方位提升高素質人才進入養老行業的意愿。加強激勵獎勵。持續落實各項人才補貼政策,打通養老護理隊伍職稱評定晉升通道,激發養老從業人員的成就感、價值感和榮譽感,吸引更多優秀勞動力進入養老護理行業,助力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提質增效。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