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加工產業攻堅進行時:高端化轉型破解資源與內卷雙困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17





      “行業整體負債率76.4%處于歷史最高水平,企業需在技術投入與財務安全間尋求平衡。”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范順科在2025年銅加工產業年度大會上的警示,揭開了行業面臨的嚴峻現實。當前,銅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達80%,產能結構性過剩,中國銅加工產業正經歷攻堅克難的關鍵轉型期。

      高端化成為行業破局共識。“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的快速增長成為核心驅動力——新能源車產量增幅達37.4%,帶動高端銅材需求激增。報告顯示,2024年行業呈現顯著結構性變化,紫銅帶產量同比增長7.5%,而傳統黃銅帶下降1.3%。

      范順科理事長在演講中強調:“抗疲勞銅合金等創新材料正在突破風電電纜防護等關鍵技術瓶頸。”這一趨勢在龍頭企業實踐中得到印證,博威合金的銅石墨烯復合材料實現111%IACS超高導電率,海亮股份則通過高效內螺紋銅管、耐蝕銅合金等產品應用于新能源裝備。據大會披露的行業統計,隨著新能源裝備、半導體等領域需求擴張,布局上述創新領域的頭部企業逆勢增長,在22家上市公司分化格局中表現突出。

      當46.34萬噸銅材凈出口量刷新歷史紀錄,貿易壁壘的陰影也隨之浮現。面對美國高額關稅政策,行業集體轉向技術出海,博威合金在歐洲建立業務網絡與東南亞制造基地雙軌布局破局。據大會披露,中國銅企海外銅管基地總產量2024年激增46.3%,其中海亮股份在泰國產能擴張成效顯著;在歐洲市場,“僅派駐1名中方高管”的屬地化模式,更推動中國銅管溢價能力顯著提升,有效對沖國內加工費普降壓力。

      報告還提及,針對電解銅箔等領域產能無序擴張,中央將“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列為年度重點任務。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電解銅箔新增產能規模顯著,加劇市場供需失衡。工信部隨即出臺《銅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嚴控新增產能的同時,將再生銅利用列為戰略方向。

      綠色轉型的經濟效益得到量化印證,相較原生銅生產,再生銅節能53%,每噸銅桿減碳0.637噸。范順科理事長呼吁:“頭部企業應帶頭構建綠色價值鏈,將環保優勢轉化為競爭壁壘。”

      當前銅加工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在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部分領域面臨短期經營壓力,但長期向好的趨勢并未改變。頭部企業正通過兩大路徑積極應對挑戰:一是加速技術升級,在銅箔超薄化、高端合金材料等方向加大研發投入;二是嚴控財務風險,將資源聚焦于回報確定性強的前沿領域。這種短期承壓與長期攻堅并行的策略,正推動全行業在資源約束與市場變革中穩健前行。

      在奔涌的產線上觸摸高質量發展脈動,我們愈加堅信:當逆全球化寒流裹挾貿易壁壘襲來,當資源約束的鎖鏈日益收緊,中國銅工業正以與國家戰略同頻的定力,在風急浪高處揚起攻堅之帆——技術攻堅的星火點燃創新引擎,綠色轉型的浪潮重塑產業版圖,萬千噸銅材在鍛打中挺起新質生產力的脊梁。

      潮涌大河,氣象崢嶸。這場向高端躍遷、向全球進發、向綠色轉身的產業變革已起勢,正當時。中國號巨輪的錨鏈,終將在“智造”強國的深水區鏗然垂定。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