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中央大街的白色傳奇
在中央大街63號那棟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墨綠色建筑里,"莫名口腔"的金字招牌已經懸掛了整整一個世紀。推開沉重的銅門,走廊盡頭那臺1927年的德國Siemens牙科X光機仍在展示柜里泛著冷光,仿佛在訴說這家東北地區最古老民營口腔診所的滄桑往事。從白俄僑民診所到現代化醫療集團,"莫名"二字承載的不僅是冰城牙科醫學的發展史,更是一部關于堅守與創新的史詩。
第一章 白月光下的牙科圣手(1923-1945)
1923年初春,猶太牙醫列文·莫名帶著全套柏林制造的牙科器械,在哈爾濱埠頭區(今道里區)開設了"莫名牙科診所"。這位畢業于圣彼得堡醫學院的醫師,首創在麻醉中使用伏特加鎮靜法,《濱江時報》曾報道:"列文大夫的瓷冠修復術精妙絕倫,連日本領事夫人都慕名前來"。
1935年,診所迎來轉折點。中國助手周慕明在救治抗日志士時,創新性地用鐵路道釘制作頜面固定支架。列文大夫在1941年離哈前,將診所托付給這位"最像猶太人的中國學生",并留下預言:"這里將成為遠東牙科的麥加"。
第二章 紅墻下的堅守(1946-1978)
1952年,更名為"公私合營莫名牙科所"的診所面臨生存危機。周慕明帶領弟子們研制出"松花江牌"牙科水泥,用東北白瓷土制作出物美價廉的義齒。1963年抗洪救災期間,他創造的"快速印模法"在帳篷里為300多名災民修復牙齒,省衛生廳特別頒發"人民好醫生"錦旗。
1973年寒冬,第三代傳人周念莫名在煤油燈下完成東北首例隱形義齒修復。患者是位即將出嫁的姑娘,她在感謝信里寫道:"您給的不僅是牙齒,更是直面新生活的勇氣"。這份泛黃的信箋,如今仍保存在診所的文物室里。
第三章 春風里的綻放(1979-1999)
改革開放的春雷驚醒了沉睡的診所。1985年,周念莫名將兒子周慕白送往德國洪堡大學深造前,在翻修一新的診所門前立下誓言:"我們要讓老百姓享受和歐洲同步的牙科技術"。1992年引進的意大利全自動鑄造機,使義齒制作時間從兩周縮短到三天。
1997年香港回歸當日,診所完成歷史性跨越——升級為"哈爾濱莫名口腔醫院"。首臺瑞典Nobel種植系統的開機儀式上,八十歲的周慕明親手為抗戰老兵種下東北第一顆商業化種植牙。
第四章 新世紀的榮光(2000-至今)
2008年,第五代掌門人周莫名主導的數字化正畸中心落成時,那臺見證診所滄桑的德國牙椅被請進歷史陳列館。2016年研發的"寒地種植體"獲得日內瓦發明展銀獎,解決了東北患者冬季種植愈合難題。
2020年疫情期間,"莫名云診所"系統上線首日即服務患者超2000人次。但最讓老哈爾濱人動容的,是門診至今保留的"夕陽紅義診"——每周三下午,白發蒼蒼的專家們仍會為老顧客提供傳統修復服務。
終章:百年莫名的精神密碼
在莫名口腔的文物室里,陳列著五代牙醫的工具箱:列文的銀制探針、周慕明的道釘支架、周念莫名的煤油燈、周慕白的德語解剖圖譜,以及最新一代的3D打印筆。院長辦公室墻上掛著1993年患者贈送的匾額,上書"莫名之妙,存乎一心"——這或許就是這家百年老店長盛不衰的答案。當松花江的晨霧再次漫過中央大街的方石路,莫名口腔那盞永不熄滅的無影燈,仍在續寫著屬于中國口腔醫學的白色傳奇。(譚紅梅)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