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發股份擬定增募資 或押注AI變革打造增長新引擎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04





      8月1日,國發股份(600538.SH)披露定增募資計劃。根據公告,公司7月31日召開第十一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第十一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均全票同意聘請上會會計師事務作為公司2025年定增審計機構。

      今年以來,國發股份積極釋放轉型信號,任命核心高管(董事長姜燁、總裁張小瑋),完善董事會建設,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種種跡象顯示,新團隊上任后正大刀闊斧推動公司創新變革。

      與此同時,新管理團隊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及中長期投資價值充滿信心,今年姜燁和董事吳培誠相繼增持公司股份。

      此次定增不僅為國發股份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或將成為其重塑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抓手。在公告中國發股份尚未披露定增時間表及募資用途,業內推測公司或將募資強化大健康主營業務內生增長,或押注AI算力等領域尋找新增長空間。

      猜想一:押注“AI+健康”,創新協同主營業務

      當下AI概念火熱,賦能千行百業成為主流趨勢,“AI+健康”重塑產業結構亦大有可為。從降本增效、提升用戶體驗,到醫藥產品、醫藥流通的創新變革,無不蘊藏巨大的商業價值。近年來,AI制藥、手術機器人、AI影像、醫療大數據、醫美等賽道備受熱捧,重構行業發展邏輯。

      國發股份成立于1993年,定位于大健康領域,覆蓋醫藥制造及醫藥流通、司法IVD(體外診斷)等業務。

      根據國發股份發展戰略,公司2025年將以生物技術為核心,聚焦主業,扎根廣西,抓內生穩增長。2024年年報中的業績指引顯示,國發股份計劃2025實現銷售收入不低于3.81億元,力爭實現扭虧為盈。

      圍繞主營業務,國發股份的定增募資或將投入用于技術和產品創新,推動業務內生增長。例如,在醫藥制造領域,國發股份擁有明星產品“海寶”牌珍珠明目滴眼液。當前滴眼液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國發股份若加大研發投入打造自動化生產線,加強品牌營銷,將有助于區域品牌“海寶”打開全國市場。

      目前主業變革已在推進中。天眼查顯示,2025年4月,北海國發川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負責人變更為李峰國,發股份官網新聞披露,4月9日,國發股份總裁助理、國發制藥廠負責人李峰代理總經理與廣西食品藥品審評查驗中心等相關調研人員溝通交流。據了解,李峰曾任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副總裁、洪泰基金擔任投后合伙人,熟悉數字經濟等領域。其加盟國發股份,或將助力公司進行數智化轉型升級。

      在另一優勢領域司法IVD,國發股份主要通過收購的高盛生物卡位競爭。國產替代、技術創新驅動的場景拓展以及消費醫療爆發催生新需求,行業迎來歷史性機遇。高盛生物憑借先發優勢和技術領先優勢,有望進一步解決行業“卡脖子”難題。

      猜想二:布局AI算力業務,打造增長新引擎

      國發股份長期專注于大健康領域,但今年以來公司或在暗自發力,或在醞釀布局AI業務,曲線進入算力等領域。

      在人事任命上已顯露出國發股份的跨界野心。公司今年引入技術背景高管張小瑋擔任總裁,其擁有清華大學本科、碩士學位,曾創辦電商平臺“買賣寶”。

      在業務層面,國發股份或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跨界合作。國發股份官網披露,公司高管7月曾走訪云原生操作系統龍頭DaoCloud道客科技。有投資人推斷,公司或為尋求AI算力等領域的相關合作。

      算力集信息計算力、網絡運載力、數據存儲力于一體,代表數據處理能力,是數字經濟核心要素之一。隨著AI技術掀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算力成為新型基礎設施。中銀證券研報分析,由于高端芯片持續短缺、出口限制加劇,中國市場對本土可控的AI基礎設施需求迅速上升,推動國產算力發展。

      同時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為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上海、杭州、武漢等多地政府投入真金白銀推動算力產業發展。7月28日發布的《上海市進一步擴大人工智能應用的若干措施》提出,降低智能算力使用成本,發放6億元算力券,加強算力調度平臺建設,體系化支持企業研發和應用大模型,加快大模型生態空間集聚。

      在算力行業爆發周期,國發股份乘勢切入。定增為公司提供充足的并購重組資金,有利于實現外延擴張,開辟新的增長曲線,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業內分析,自今年年初以來,國發股份股價累計漲幅達26.55%。截至8月1日收盤,公司股價報6.5元/股。若國發股份啟動定增募資,曲線進入AI算力領域,將有望驅動業績新一輪增長。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