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塊化建筑革命:MiC建筑如何重塑現代建造業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08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的今天,傳統建筑模式正面臨著效率低下、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等多重挑戰。如何以更快速度、更高品質、更可持續的方式滿足日益增長的住房需求?模塊化集成建筑(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技術應運而生,成為建筑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MiC,即“模塊化集成建筑”,是一種將建筑拆分為多個獨立模塊,在工廠內完成結構、裝修、水電、設備管線等全部工序后,再運輸至現場進行吊裝拼接的先進建造方式。與傳統“現場澆筑、逐層施工”的模式不同,MiC實現了“像造汽車一樣造房子”,將建筑過程從工地轉移到高度自動化的智能工廠,大幅提升了建造效率和質量可控性。

      MiC技術的核心優勢在于其高度的工業化與標準化。在工廠環境中,模塊可以并行生產,不受天氣影響,施工精度可達毫米級,有效避免了傳統施工中常見的誤差和返工問題。同時,由于大量濕作業被前置到工廠完成,施工現場的噪音、粉塵和建筑垃圾顯著減少,真正實現了綠色建造。

      近年來,MiC技術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推廣,尤其在保障性住房、應急醫院、學生公寓等對工期和品質要求較高的項目中展現出巨大潛力。新加坡、英國、美國等地已廣泛采用MiC建造公共住房,而中國也在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推動建筑工業化進程,中建海龍等企業成為該領域的先行者。

      一個極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啟德世運道簡約公屋項目——香港迄今規模最大的簡約公屋工程。該項目由香港房屋局及建筑署主導,中國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設計建造,并采用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簡稱“中建海龍”)的MiC技術。作為香港特區政府“簡約公屋”計劃中單位數量最多的工程,該項目自2023年12月動工,僅用19個月便完成了3棟17層住宅的主體結構建設,其高效推進的背后,正是中建海龍MiC技術的強大支撐。

      該項目地處前啟德機場舊址,地質復雜、文物保護要求高,施工難度極大。項目團隊采用“非撞擊式打樁”與“撞擊式打樁”結合方案,并創新應用“鐵模加鋁模混搭”工藝,優化施工流程。更重要的是,約70%的建造工序在中建海龍位于珠海、江門的智能工廠完成,通過標準化生產保障品質,再運至現場高效組裝,實現了“工廠造、現場裝”的工業化建造新模式。

      更值得稱道的是,該項目不僅是速度的勝利,更是綠色可持續的典范。中建海龍提供的MiC模塊支持100%拆卸與重復利用,極大減少了建筑廢棄物,為香港探索循環建筑體系、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板。項目的成功,標志著MiC技術在香港的成熟應用,也為全球高密度城市的住房問題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深度融合,MiC建筑將更加高效、靈活和環保。從工廠端的BIM設計、機器人焊接,到工地端的智慧管理平臺,建筑全過程正邁向全面數字化。可以預見,MiC不僅將改變“建房子”的方式,更將重塑城市發展的節奏與形態,為應對全球住房危機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