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讓生活更美好?腦機接口(BCI)技術提供了一個生動的答案。
去年底,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列出了2025年值得關注的科學事件,中國計劃測試腦機接口技術入選,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已獲得權威科學界的高度認可,并迅速轉化為國內推動產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進入2025年,我國腦機接口產業迎來預期中的高速發展。首先政策支持力度空前:國家醫保局專門為其新技術價格單獨立項,北京、上海先后發布腦機接口產業培育與發展行動方案。作為頂層設計的關鍵一步,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不但規劃了清晰的路線圖,還做出 “加快植入式設備研發突破、推動非植入設備量產迭代”雙軌戰略部署。在系列政策的強力驅動下,我國腦機接口行業邁入技術落地與產業化的關鍵階段。
實際上,腦機接口在2022年就曾迎來第一輪投資熱潮。不過那時候人們對這一技術的普遍認識更多是基于概念和對未來的暢想,甚至部分投資人僅將其視為一種高端設備。
睡眠科技企業喜臨門憑借在睡眠領域深耕超40年的經驗與判斷力,敏銳洞察到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巨大應用潛力和落地可能性,并于2023年開始與國內領先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企業強腦科技接觸。歷經長達兩年的探索與籌備,雙方于2025年7月正式簽署獨家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啟“AI睡眠”新時代。
與強腦科技的合作,本質上是喜臨門科技戰略的必然延伸。 2024年,喜臨門推出智慧睡眠生態品牌“aise寶褓”,以技術重構睡眠體驗;2025年3月,其聯合清華大學成立“智慧睡眠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率先將產品體系從功能性的“AI助眠”升級至更具人文溫度的“AI陪伴”模式,積極探索“精準感知”與“情感交互”方向。
這條從材料力學、環境調節邁向“腦波級睡眠優化”的升維之路,背后是喜臨門長期技術投入。數據表明,過去十年喜臨門投入11億元研發費用,建成了9大全球生產基地,并形成了2441項專利,始終服務于喜臨門 “讓今夜無人失眠”的美好愿景。
當全球頂尖力量競相投入腦機接口研發時,這項技術正與睡眠健康領域深度結合,推動“腦波級睡眠優化”從概念走向現實應用。 隨著相關技術在消費級場景的不斷成熟,疊加全球范圍內對改善睡眠質量的迫切需求,中國腦機接口與睡眠健康方面探索出的有效路徑,將展現出更廣闊的發展潛力。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