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禾蛙《禾禾同學會》對話伯仕特賴煦武,獵頭公司老板的狼性布局,平衡致勝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13





      近日,人力資源服務產業互聯平臺禾蛙舉辦的訪談欄目《禾禾同學會》第二十二期開啟,對話伯仕特創始人賴煦武,分享他從銷售領域跨界獵頭行業的轉型歷程,聊聊怎么處理企業和人選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借平臺力量提升交付效率,一起來看!

      一、市場淬煉的“狼性”,是生存的硬核底氣

      賴總是土生土長的東莞人,大學畢業后進入銷售領域,在銀行保險、紅酒貿易、房地產等行業的歷練中,煉就了扎實的實戰能力。

      2017年,機緣巧合下進入獵頭行業。他看上這行前景好、接觸人群層次高,更重要的是“不需要有太多應酬或套路”,夠純粹。從BD做起,到交付、360°顧問,再到項目經理,這條成長線像條清晰的流水線,讓他對獵頭全鏈條運作了然于胸。

      但真正讓他下決心自己干的,是前公司層出不窮的“套路”:模糊的KPI、永遠完不成的指標都不要算啥;更離譜的是,他離職后居然還“欠著公司錢”——底薪全被扣光了,公司還追著要了兩個月欠款。加之與老板理念不合卻只能被動服從,他對“自主獨立選擇權”的渴望日益強烈。

      2020年,他與同行合伙創立伯仕特,如今公司有十二三個顧問,業績最好的時候一年能做到五六百萬。他感慨,創業帶來的成長遠超金錢價值,從被規則束縛到自己定規則,這條充滿挑戰的路,是他給自己的答案。

      在他看來,獵頭和銷售是有共性的——都需要主動出擊的“狼性”。早年接職位,打電話給人選都沒同行競爭;現在市場競爭激烈, 當人選說已被聯系時,多數人會放棄,他卻分秒必爭推進溝通。他坦言,不創業很難體會到這種急迫性和市場的殘酷。

      二、交付的平衡術,在博弈中找共贏支點

      市場上,多數獵頭以客戶為導向,幫企業說話壓人選薪資。但賴總打法截然不同,他總從人選角度出發,說話也直來直去:“我站你這邊,你工資越高我越開心。”這份坦誠,讓人愿意跟他說真話。

      從業過程中,幫一位零經驗博士后談薪的經歷,讓他至今印象深刻。這位博士后雖無實戰經驗,卻在某一細分領域有著深厚的專業積累,是市場上少見的稀缺人才,恰好能滿足企業核心業務的發展需求。

      企業面試后對人選十分滿意,每天都在追問進展;人選也對企業意向度也很高,雙方呈現出強烈的雙向認可意愿。就是差在薪資預期上,這并不好聊,談淺了達不成共識,談急了容易談崩。他周旋好幾輪,在一來一回的博弈中,一點點拉近雙方的預期。

      最終,在他的推動下,企業給出的薪資方案得到人選認可,雙方順利敲定合作,至今這位博士后在該公司發展穩定。

      賴總的交付訣竅,核心在于能真正幫企業招到適配人才。他會提前深入了解企業的業務規劃與崗位需求,確保推薦的人選不僅符合崗位要求,更能切實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問題,為業務推進助力;對人選,他則通過專業溝通建立信任,讓對方愿意吐露真實訴求。

      他直言,交付的關鍵是做好“預期管理”:不刻意壓減人選薪資,也不盲目抬高企業預算,而是讓雙方在都能接受的條件下達成共識。“看似為雙方考慮,實則為自己。”賴總直言,偏向任何一方都會丟單,確保雙方開開心心成交,三方利益才能最大化。

      三、“大而全+小而美”,企業經營的辯證法則

      伯仕特步入正軌后,賴總的經營理念愈發清晰:公司發展需“大而全”,團隊運作則要“小而美”。這對看似矛盾的理念,在實踐中形成了高效互補。

      “大而全” 體現在賽道的多元布局。創業初期,從家具家電、自動化設備及傳統制造業起步,后來跟著市場轉向新能源,如今聚焦鋰電池、儲能、光伏等領域。

      他堅信賽道發展需與時俱進,就像十年前沒有鋰電池、AI,家具家電是高薪行業;現在的AI、機器人,30年后怎么樣誰也說不準。“人脈用十年八年還行,久了也會過時”,關鍵是快速切換賽道的能力。

      賴總強調公司發展要穩定擴張,他欣賞優秀同行(如FMC)的模式:“員工、合伙人很多都做了十幾二十年,中后臺給力,文化也好。發展速度或許不快,但無論市場起伏都能穩步增長”。他將公司發展比喻成馬拉松,“一開始跑得快沒用,根基要打穩”。

      這種“穩”也體現在團隊管理上——堅持“小而美”,強調靈活高效與內部支撐。團隊成員必須具備主動性,如同他當年做項目經理時,沒等公司配人就主動招募組建團隊。優秀顧問需具備學能力、良好心態及主動創造條件的能力,方能承接多元化業務。

      而“小而美”的團隊韌性,正來自他與合伙人的協作張力。兩人都能BD與交付,只是所長各有側重:合伙人行業經驗更足,他則喜歡琢磨新東西;管理上他風格果斷、說一不二;合伙人擅長安撫協調,總在事后兜底溝通。“一個人很難成事,必須打配合,”這種默契讓團隊在靈活應變中始終有穩固支撐。

      四、生態協作:平臺借力,打開交付新局面

      當“大而全”的布局與“小而美”團隊合力后,又開始面臨新的挑戰:如何進一步突破交付瓶頸?賴總的答案是生態協作——打破“閉門造車”,通過資源共享提升交付能力。

      2023 年底,內部交付能力不足的問題愈發明顯:客戶需求急且多,單個顧問年交付量最多10-15單,難以支撐規模擴張。這時,他看到同行在平臺上分享職位、尋求合作,便決定試試:“自身條件不夠,只能找別的方法,要么維持現狀,要么跟著行業變化走。”

      當時他接觸了包括禾蛙在內的一些平臺,最終選擇與禾蛙深度合作。“禾蛙能提供較多支持,會站在合作方角度考慮,用心解決問題,不是只把我們當渠道。” 無論是流程改進還是溝通對接,禾蛙都展現出專業和用心,讓合作更順暢。

      賴總坦言,目前公司最大的困境仍是交付能力的提升,而與平臺合作是重要解法:“把職位共享出去,借助更多力量完成交付,加上內部團隊和外部獵頭顧問,三條腿走路,才能擴大交付覆蓋面。” 從單打獨斗到生態協作,他正帶著伯仕特走向開放協同的未來。

      從銷售戰場的狼性拼殺,到獵頭領域的平衡智慧;從單打獨斗的執著,到生態協作的開放,賴總的創業歷程,生動詮釋著最樸素的成長邏輯:以實戰筑基,用平衡謀遠,借協作開新。

      這恰是獵頭行業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之源——那些腳踏實地、勇于突破的踐行者,終將在市場的變奏中,走向更遼闊的天地。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