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燈光漸暗,銀幕亮起,《南京照相館》將我拽回1937年那個戰火紛飛、滿目瘡痍的南京城。走出影院,心中五味雜陳,悲憤、感動、思索交織,電影里的一幕幕,如同一把把利刃,割開歷史的傷口,也刺痛著我的靈魂。
影片沒有將視角放在硝煙彌漫的戰場,也沒有聚焦于叱咤風云的英雄,而是把鏡頭對準了吉祥照相館里的一群平凡人:郵差阿昌、戲伶毓秀、翻譯官王廣海、照相館老板老金一家……南京城破后,他們為求生存,被迫為日軍沖洗照片,卻意外發現了記錄日軍屠城暴行的鐵證。從此,這些本只想茍全性命的小人物,被卷入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扛起了守護真相、揭露罪行的重任。
日軍的暴行在影片中被毫無保留地展現,其殘忍程度令人發指。為拍“親善”照片,摔死啼哭嬰兒,強迫阿昌和毓秀假扮夫妻,猙獰的嘴臉、冷酷的行徑,讓我真切感受到侵略者的毫無人性。這不再是歷史書上冰冷的文字與數字,而是無數鮮活生命的消逝,是一個個家庭的破碎,是中華民族永遠無法愈合的傷痛。看著影片,我的拳頭不自覺握緊,心中滿是憤怒與不甘。
可即便身處至暗時刻,人性的光輝依然奪目。面對日軍威脅,阿昌從膽小怕事只求活命的郵差,覺醒為拼死守護底片的勇士;毓秀雖是柔弱女子,卻懷揣一身傲骨,與阿昌默契配合,在日軍眼皮底下周旋;老金沉穩堅毅,為眾人出謀劃策;就連起初諂媚討好日軍的翻譯官王廣海,在目睹同胞被集體槍決后,也開始在生死與良知間掙扎。他們的轉變讓我明白,平凡人在國家危亡時刻,也能挺身而出,成為正義的捍衛者。他們用生命和勇氣宣告: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影片中有一幕令我熱淚盈眶。眾人在照相館躲避危險時,小姑娘說還有很多地方沒去過,老板老金便用幕布展示各地名勝風景,從北京故宮到杭州西湖,從武漢黃鶴樓到萬里長城。大家念著地名,眼中閃爍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中國人骨子里的家國情懷,即便深陷黑暗,這份情懷也從未熄滅,它是堅守正義、反抗侵略的強大精神動力。
走出影院,看著車水馬龍、繁華安寧的街道,我越發覺得和平來之不易。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先輩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南京照相館》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一堂生動的歷史課,時刻提醒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力量,珍惜當下和平,更要保持警醒,警惕戰爭陰霾再現。作為新時代的一員,我們肩負維護和平、傳承歷史的責任,應努力學習、提升自我,為祖國繁榮富強貢獻力量,讓歷史悲劇永不重演 。(江夏煙草 戴厚珍)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