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掌上大學在杭州總部正式啟動 “破曉者”暑期精英特訓營(掌上大學開學營)。經過為期四周的高強度實戰淬煉,44名核心骨干——包括13名萬薪Offer管培生及31名來自全國7個大區的城市TL與儲備大區長——于近日圓滿結營。本次訓練營以“撞破認知繭房,實現能力躍遷” 為使命,通過體系化、實戰化的培養模式,不僅為即將到來的高校開學季業務高峰鍛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尖刀連”,更深刻踐行了掌上大學的人才戰略,為公司長遠發展注入核心動力。
實戰淬煉:從業務解碼到協同躍遷的成長足跡
訓練營緊密圍繞掌上大學核心業務場景與開學季實際需求,設計了一條嚴苛而高效的成長路徑:
知識鑄基,全景洞察:
19位資深導師與28位由業務伙伴、協同部門組成的專業講師團隊傾囊相授。
覆蓋業務全景、團隊協作、場景策略、大規模協同的 32門全鏈路課程,累計 40小時 沉浸式學習。內容從《掌上大學業務鏈解讀》、《團隊招募》到《結構思考力》、《策略復盤》,深入剖析校園電商運營、區域市場拓展、數據化工具應用及客戶需求洞察。
精心設計的引導工作坊和小組腦爆,確保知識在實踐中碰撞升華。
嚴考實測,印證內化:
安排 3次 嚴苛的階段考核,人均近百道題目。
最終實現 100%合格率(合格線80分),29人獲得滿分,平均分高達 96分。這不僅是學習投入的證明,更是追求本質、深度內化的體現。
實戰破局,價值創造:
13名萬薪管培生:在支持5個核心崗位的 30天實戰任務中,完成了 92.3%的定崗轉化,實現從校園人到職場人的華麗轉身,獲得專屬崗位技能和現成實戰資料。
31名城市TL與儲備大區長:以“空杯心態”歸零學習,將豐富經驗與當下實戰緊密結合,合格率同樣高達100%。
整個訓練營沉淀 1600+份可落地資料,形成能立即上手工作的SOP和實戰技能。正如學員反饋:“所有實戰任務的內容都是我現在要做業務實實在在所需的東西。”
深遠意義:人才引擎驅動服務升級與組織進化
掌上大學傾力打造“破曉者”訓練營,其戰略價值遠超短期業務備戰,深刻錨定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未來藍圖:
保障開學季服務確定性,兌現品牌與學生承諾:
開學季是年度業務關鍵期,涉及海量訂單精準配送、數百場校園活動執行及品牌商家營銷落地。
訓練營鍛造的44名精英,通過聚焦“業務全景洞察”、“團隊協作深化”、“場景策略攻堅”、“大規模協同實戰”的遞進訓練,顯著提升了業務精通度、跨部門協同效率及復雜場景下的交付能力。他們是確保開學季期間“每一單商品快速送達、每一場活動精彩呈現、每一次咨詢及時響應”達到甚至超越預期的核心力量,直接守護品牌商家效果與學生用戶體驗。
構筑核心人才儲備池,支撐業務持續擴張:
這44名學員是掌上大學未來發展的中堅力量。訓練營將高潛力人才置于高強度實戰中加速成長,是應對業務擴張和未來挑戰的長遠布局。
它不僅為開學季提供即時戰斗力,更是在為公司持續發展儲備具備深厚業務理解、卓越協同能力和強烈交付精神的管理骨干,為掌上大學在全國乃至未來可能的全球校園網絡拓展奠定人才基礎。
踐行“追求本質”文化,驅動組織系統進化:
在結營儀式上,掌上大學CEO張總深刻闡釋了訓練營的文化內涵:“把情緒轉化為系統的進化的過程,其實就是追求本質。”公司通過訓練營這樣確定性的流程、制度、規則,來解決業務中因負面情緒帶來的不確定性結果。
他強調:“任何系統的內核一定是確定的。 在掌上大學,價值與待遇的關系不會變,對本質的追求不會變。”訓練營正是這一文化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它將個體經驗與奮斗升華為可復用的組織知識(SOP、實戰資料庫),驅動整個組織能力的迭代與進化,為“讓全球在校大學生服務全球企業”的宏大愿景提供堅實支撐。
莊嚴出發:破曉之光,照亮未來征程
結營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
儀式上,44位“破曉者”掃碼寫下給3個月后自己的信,投入“時光信箱”——“區域業績翻番”、“打造能打仗的團隊”等目標,彰顯著他們“不回頭”的沖勁與承諾。
優秀學員及“破曉者”榮譽(啟明星獎、曙光獎、燈塔獎、點燈人獎)獲得表彰,最強戰隊(第4組)榮耀加冕,樹立了榜樣力量。
CEO張總以深情寄語作結:“打包歷史莊嚴出發,期待2026暑期體面相見!”這既是對學員的期許,也是對掌上大學人才發展模式——“以莊嚴的投入換取體面的成長與成果”——的最佳詮釋。
如今,這支歷經淬火、滿載實戰成果(1600+份資料、92.3%管培生定崗轉化、100%合格率)的“破曉者”軍團已奔赴全國7個大區。他們不僅是迎戰開學季業務洪峰的中流砥柱,更是掌上大學人才戰略結出的碩果,標志著公司在構建可持續人才引擎、驅動業務進化與服務升級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掌上大學正以實際行動證明,對精英人才的深度投資與系統培養,是其在校園經濟領域持續領跑、實現宏偉愿景的核心驅動力。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