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京東集團發布了2025年二季度業績。二季度京東集團收入為3,567億元人民幣(約498億美元),同比增長22.4%,遠超市場預期,再次刷新近三年來同比增速的紀錄。自2017年全面向技術轉型以來,截至2025年二季度,京東體系的研發投入已累計超1,500億元,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近1,700億元,為技術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場景。
作為京東集團旗下領先的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工業以“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要求為指引,持續提升數智供應鏈技術服務能力,發布行業首個以供應鏈為核心的工業大模型Joy industrial,并聯動中國工業產業重點城市政府及產業合作伙伴落地“鏈動眾城、萬億降本”行動,推動太璞數實一體供應鏈解決方案在汽車、制造、能源、化工、電子、消費等行業深度應用,助力產業降本增效與轉型升級。
“萬億降本”行動落地多城 數實一體模式助力工業產業降本增效
近期,國家八部委聯合印發《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明確指出促進制造業供應鏈智能發展,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開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專項行動。京東工業在長期服務工業制造領域供應鏈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已經成為中國領先的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企業,形成了扎實完整的數字化基礎設施能力、先進的供應鏈技術能力和成熟的運營經驗。
京東工業積極響應國家數智供應鏈發展部署,聯動中國工業產業重點城市政府及產業合作伙伴發起“鏈動眾城、萬億降本”行動,以專業打造的“數實一體”降本模式貫通供應鏈各個環節,通過構建“數字高速公路”重構供應鏈流程、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帶動中國工業產業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為工業產業釋放萬億元級利潤空間。2025年上半年,該行動已在上海、昆山、深圳、廣州、廈門、昆山、昆明、鄭州、長沙、長春、廈門、西安、濟南、南京等多個城市落地。行動啟動后,京東工業已經為當地的工業企業全面開放各項專業服務能力,助力當地企業實現全鏈路的降本增效。
發布行業首個以供應鏈為核心的工業大模型 推動工業供應鏈智能化轉型
2025年5月,京東工業于上海正式對外發布行業首個以供應鏈為核心的工業大模型Joy industrial,依托多年深耕工業數智供應鏈領域形成的經驗積累和數據沉淀,通過“工業大模型+供應鏈場景應用”雙引擎,構建從底層算力、算法、數據到應用的全棧產品矩陣,通過多智能體協同,打造會思考的供應鏈專家,推動供應鏈數智化轉型升級,助力產業降本、增效、合規、保供。
基于深度剖析產業鏈各環節的關鍵需求并結合京東工業多年供應鏈實戰經驗,Joy industrial大模型已實現從底層數據打通到上層業務落地的全鏈路覆蓋。以產業理解力為牽引,京東工業將大模型能力精準嵌入關鍵環節,推動產品布局從技術驅動走向場景驅動,精準鎖定產業鏈應用場景,率先推出系列行業智能體,包括滿足京東工業及供應鏈上游供應商的需求代理、運營代理、關務代理等 AI 智能體,以及服務供應鏈下游企業用戶的商品專家及集成專家等 AI 產品。Joy industrial已規劃汽車后市場、新能源汽車、機器人制造、石油天然氣、電力電網等多條垂直賽道的大模型研發與落地,旨在為細分行業提供最專業的AI助手。
持續推進自營供應鏈建設 攜手百大品牌構筑新型工業化基礎設施
工業品作為工業經濟的上游產業,其供應鏈效率直接影響全產業鏈的響應速度與成本結構,京東工業持續深耕產業鏈上游,助力中國工業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2025年6月,京東工業在北京召開百大品牌自營供應商大會,發布京東工業自營供應鏈體系最新業務布局與成果。博世、得力、大有、德力西電氣、正泰、綠林工具、歐普照明、3M、威克士等上百家工業品行業領軍企業負責人參加活動。在大會上,京東工業宣布將攜手百大供應商,加大自營供應鏈建設,以數實一體、專業可信賴的數智化工業供應鏈助力行業降本增效。
京東工業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工業將持續聚焦自營供應鏈體系建設,提供專業品類、專業方案、專業服務,通過體驗的提升持續強化自營心智,建設涵蓋MRO、BOM和備品備件的多品類供應鏈,提供包括商品服務、技術服務、咨詢服務、運營服務在內的多形式服務,通過獨有的“一品通多端”能力,基于太璞數實一體供應鏈解決方案、京東工品匯、京東五金城、京東工業國際等平臺服務及產品,服務大型企業客戶、中小企業客戶、海外企業客戶以及個人消費者,全力打造全球最專業、貨品最全的工業品供應鏈,為工業客戶帶來更好更優質的采購服務,為中國工業品行業創造價值與新的增長空間。
秉承“創造價值”的初心,京東希望以技術和創新,為每一位用戶、合作伙伴、員工,以及社會中的所有人帶來更多的價值。京東工業也將繼續以數智供應鏈為核心,不斷扎根行業一線,推動技術創新,以專業可信賴的技術服務助力新型工業化發展。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