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兩山”理念深刻闡明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既是重要的發展理念,也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原則。20年來,“兩山”理念在實踐中展現出強大的思想偉力,引領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彰顯出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
作為國有大型金融機構,中國人壽以“報國為民當頭雁”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持續拓展轉化路徑,不斷豐富綠色金融產品譜系,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著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答卷”,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生態保護織“綠”成錦 山林湖海皆答卷
2005年8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首次提出。20年間,浙江安吉作為“兩山”理念的起源地,探索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生態互融共生的新路子。
“先行者”蝶變為“示范生”的背后,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澎湃動能。在安吉縣開展的竹產業改造升級和碳匯能力提升項目中,中國人壽集團成員單位廣發銀行累計為項目主體安吉縣兩山生態資源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提供銀團貸款授信額度2億元,同時發揮中國人壽集團綜合金融優勢,與集團旗下壽險公司、財險公司聯動開展林業相關保險保障合作,為竹林、林農提供保險保障服務,推動傳統竹木產業向竹林碳匯、林下經濟等新藍海產業領域延伸。截至2025年6月末,廣發銀行綠色信貸余額突破2100億元,在全國落地50余個碳減排項目。
林間乘風,遠海破浪,海洋之藍與青山之綠的同頻共振亦是“兩山”理念的實踐新篇。山東海洋資源豐度指數居全國第一,海洋碳匯資源豐富。作為推動碳匯價值多元轉化的全新探索,中國人壽財險公司在山東威海創新落地海洋碳匯指數保險,聚焦因特定海洋環境變化造成的碳匯減弱,有效化解海草床災害風險,守好海上“綠水青山”。從以前的“靠海吃海”轉變成現在的“養海富海”,其中的轉變,正是中國人壽發揮綠色金融之力推進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的縮影。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生命共同體。中國人壽財險公司著眼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農田等生態系統,堅持創新驅動,積極布局環境污染責任險、生物多樣性保護保險、氣候保險等關鍵領域,特別是在碳匯能力鞏固提升方面,實現了森林、草原、海洋等生態系統碳匯保險全覆蓋,并創新落地多個業內試點項目,例如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保險、林業生物資產票據保險等,試點森林保險+氣象+科技服務模式。
這些創新項目不僅豐富了綠色保險產品供給,也推動了綠色保險規模的持續壯大。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壽財險公司綠色保險提供各類風險保障約8.64萬億元。
生產轉型點“綠”成金 人不負青山 青山必富人
綠水青山不僅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還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打通資源變資產、“顏值”創“價值”的任督二脈,加快產業綠色轉型升級,也是綠色金融的題中之義。
在深圳市,四座曾經“人人避之”的垃圾焚燒廠正成為市民排隊參觀的熱門網紅打卡地。過去二十多年里,深圳市國企深圳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能環保”)用“建一座工廠,還一個公園”的環保理念,讓垃圾焚燒廠變身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科普教育+休閑娛樂+工業旅游”一體的能源生態園。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集團旗下國壽投資公司通過“國壽投資-深能環保股權投資計劃”戰略投資深能環保,投資金額15億元,助力其加強能源產業鏈協同,在城市環境治理和能源再利用上更進一步。
長期以來,中國人壽充分發揮保險資金規模大、期限長的耐心資本優勢,長期跟蹤國內水電、風電、光伏、核電、儲能等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重點支持低碳、循環、生態領域融資需求。例如,集團旗下資產公司發起設立“中國人壽-蘭滄1號綠色股權投資計劃”和“中國人壽-蘭滄2號綠色股權投資計劃”,向云南省能源投資集團下屬公司戰略增資50億元,助力被投公司加大水電裝機容量并增加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投資建設,預計每年可實現二氧化碳減排量近3700萬噸,該項目也是行業內首單經認證的綠色股權投資計劃,獲得國內最高等級(G-1)綠色認證。
除此以外,中國人壽在綠色交通投資、綠色轉型投資、綠色鄉村產業投資和“一帶一路”綠色低碳建設等方面多有布局,助力將生態資源轉化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活水,綠色投資規模持續增長。
轉型金融,作為綠色金融的重要延伸,旨在為高碳排放領域向低碳近零排放轉型提供關鍵金融支持。廣東清遠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玻璃行業龍頭企業,卻在推進余熱發電升級、退火窯風機節能改造等項目中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洞察這一發展阻點后,中國人壽集團成員單位廣發銀行清遠分行為該公司制定綠色金融專項服務方案,推動企業完成融資主體轉型認定,創新性地為其提供了全國玻璃行業首批轉型票據支持,首創“轉型認定+票據融資+動態利率”機制,將企業減排目標與融資成本掛鉤,企業若減排目標持續達標,即可享受同等條件下10BP貸款利率優惠,以此構建起“降碳即降成本”的良性循環,極大激發了企業綠色轉型的內生動力。
除了實打實的資金支持,中國人壽還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穩穩保障”。中國人壽壽險公司重點關注節能環保、新能源等綠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根據客戶需求提供意外、醫療、壽險等一攬子人身險保障方案,截至2025年6月末,其綠色保險保費同比增長160%。例如,壽險陜西分公司以陜西省工信廳公布的綠色制造企業名單和綠色工廠名單為依據,積極“識綠辨綠”,主動上門推介綠色保險服務,目前已覆蓋綠色企業近300個、企業員工近6萬人。保險不再只是風險屏障,更成為了綠色發展的有力助推,譜寫著產業升級與綠水青山的“雙向奔赴”。
生活方式匯“綠”成林 你我每一次選擇都算數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不僅關系經濟發展質量,而且關乎每個人的生活品質。只有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才能讓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雪域高原上,中國人壽財險青海分公司推出“綠色車險”“綠色家財險”及“綠色低碳生活平臺”的組合方案,開創性地將車險定價與低碳維修承諾掛鉤——選擇使用再制造零部件的車主可享專屬優惠,讓環保選擇變得“真金白銀”。并提出“兩減免、兩保證”服務承諾,用服務成本換取生態價值,培育綠色維修市場習慣,讓每筆理賠都成為環保實踐。“現在車輛刮蹭我都優先選擇中國人壽推薦的環保件修復,這樣的保險才配得上我們的藍天白云!”在青海省西寧市,老司機唐先生豎起大拇指。
中國人壽集團成員單位廣發銀行則創新推出全生命周期汽車金融服務方案,重點圍繞新能源汽車消費場景加強產品創新,推出“廣發車e貸”產品,助推綠色消費潛力加速釋放,2025年上半年汽車消費貸款較年初增長超26%。與此同時,廣發銀行還充分發揮信用卡特色優勢,聯動信用卡綠色積分權益鼓勵公共交通、共享騎行等低碳行為,讓每一次消費都為生態添綠。
與此同時,中國人壽從綠色銷售、綠色運營、綠色辦公等方面找準發力點,以客戶為中心、以數據為依托、以智能為引領,將數字金融融入減碳實踐探索,加快構建全渠道數字化客戶服務體系,持續拓寬“兩山”理念轉化路徑。目前,中國人壽已推出APP、微信小程序、官方網站等多元化的線上平臺,客戶可以隨時隨地完成相關產品投保以及查詢、報案和理賠等一系列服務操作。2025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壽險公司理賠直付案件量超391萬件,其中一站式直付案件超200萬件,電子發票理賠超452萬人次,電子發票整體理賠時效0.3天;財險公司車險智能化理賠案件占比率超60%,車險、非車險線上化率超80%,賠案最快處理僅耗時1秒鐘。“不用見面”“超高效率”“極致體驗”的“綠色選擇”正加速融入公眾日常生活。
在支持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助力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等方面,“國壽智慧”正通過持續創新,讓綠色金融落地為守護良好生態的真招實策,一條“人人參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生態文明共建之路正鋪展開來。
從山到海、從村到城,20年來,“兩山”理念在中華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綠水青山”不僅成為“金山銀山,”更成為了人民群眾的“幸福靠山”。
站在“兩山”理念20周年的全新起點,中國人壽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推動實施“333戰略”,進一步把推動綠色發展作為己任,為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持續提升服務產業結構綠色轉型的能力,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國壽力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