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位出來,過條馬路就是寶島公園的門,兩百米路,走得快點只需三分鐘。武漢的夏天,中午的太陽毒得很,柏油路面曬得軟軟的,空氣里都是熱烘烘的潮氣,走幾步就一身汗。但每天吃過中飯,我還是習慣來這兒走兩圈。
公園是繞著鯇子湖修的,一圈剛好夠走十五分鐘。水泥的路,是后來鋪上的,修公園之初應該是石板路吧。湖邊的樹長得密,主要是水杉和香樟,樹干筆直,葉子遮天蔽日的,走在樹蔭底下,能比太陽地里涼快好幾度。
剛進園門,總能看見那兩座塔——龍塔和虎塔,就立在湖中間的小島上。塔不高,也就六七層樓的樣子,磚是青灰色的,但被淡黃色的涂料覆蓋著,有些地方長了霉斑,看著有些年頭。聽說修公園的時候就修了這塔,具體多少年,也沒有找人打聽。晴天的時候,塔影落在水里,被風吹得晃晃悠悠;起了雨,塔身被打濕,顏色變深,像水墨畫里暈開的兩筆。
第一圈走得急些,總想著趕緊躲進樹蔭。湖邊的長椅上,常坐著幾個老頭老太太。有個穿藍布褂子的大爺,每天都在同一個位置,面前擺個小馬扎,放著個小音響,咿咿呀呀唱著楚劇。他不怎么動,就那么坐著,手里的蒲扇有一下沒一下地搖,扇面上的漆掉了大半,看不出原來的花紋。
走到荷花池那一段,味兒最特別。荷葉長得密,一片擠著一片,綠得發黑。花不多,零零星星地開著,粉白的瓣兒,看著干凈。有回碰見過公園工作人員在池邊撈垃圾,竹桿上綁著個網兜,一下一下往水里戳。她說這荷葉看著清爽,底下全是爛泥,“就跟過日子似的,表面光溜,里頭啥雜七雜八的都有”。池邊的水泥臺上,常有人放著空礦泉水瓶,大概是晨練的人落下的。
第二圈走得慢,能多看兩眼。湖里的野鴨不怕人,總有那么五六只,浮在水面上,一會兒把頭扎進水里,一會兒撲騰著翅膀換個地方。有次看見一只小野鴨,羽毛還沒長齊,跟著大鴨后面游,游得歪歪扭扭,好幾次差點被水波帶偏。湖邊的柳樹下,有人用面包屑喂魚,一撒下去,水面上就冒起一串泡泡,紅的、白的魚擠在一塊兒,攪得水都渾了。
快走完時,會經過一個涼亭。中午常有人在那兒鋪張報紙或塑料袋躺著,閉著眼打盹。草葉上的水早被曬干了,我試著坐在草葉上,有點扎腿,風一吹,樹葉沙沙響,倒也能瞇瞪幾分鐘。離得不遠的健身器材區,幾個中年人在拉單杠,喘著粗氣,汗珠子順著下巴往下掉。
走兩圈下來,衣服后背濕透了,貼在身上黏糊糊的。但心里頭會舒坦些,不像在辦公室里那么悶。準時往單位走,路上能看見不少跟我一樣往回趕的人,臉上帶著點倦意,腳步卻挺穩。寶島公園就留在身后,塔還立在湖里,荷葉還鋪在水面上。(江岸煙草 劉海松供稿)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