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項目為基,掌大以 “校園基因” 激活產教融合
作為杭州新麥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深耕高校市場11年的品牌,掌上大學自入選教育部第四期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以來,便以“企業校園事業部”的定位,將覆蓋全國2800所高校、8萬學生代理、7萬校園組織的資源網絡,轉化為產教融合的“原生動力”。通過定向人才培養、就業實習基地、人力資源提升三大項目的梯度推進,已與多所高校構建起“教學-實踐-就業”的閉環生態。
在定向人才培養領域,與沈陽理工大學合作的“經世領航,管培英才”項目,突破傳統教學框架——將校園代理團隊管理、高校品宣策劃等真實業務案例搬進課堂,企業高管化身“實戰導師”,讓學生在模擬校園市場運營中掌握崗位硬技能。這種“用校園場景教校園人才”的模式,實現了課程內容與職場需求的精準咬合。
就業實習基地則主打“場景化成長”。溫州大學的“AIGC 驅動新電商人才基地”中,實習生直接參與校園電商矩陣運營,依托現有學生代理網絡快速落地實戰項目;沈陽理工大學、沈陽師范大學、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的基地,不僅提供5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的培訓與補貼,更創新 “雙導師制”——企業導師傳授技能,學生代理團長帶教校園場景適配,讓職場過渡更順滑。
人力資源提升項目聚焦“雙向破壁”。與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西南石油大學等的合作中,校企人員互派掛職成為常態:高校教師走進企業學習校園市場邏輯,企業骨干參與高校課程設計;雙方共享11年校園用戶數據,聯合研究就業趨勢,既為高校教改提供依據,也為企業儲備了“懂校園 + 懂專業”的復合型人才。
湖北實踐為翼,從單點合作到模式輻射
教育部項目的落地,更催生出可復制的合作范本。2025年4月,掌上大學與湖北經濟學院共建 “數智實訓基地”,將“線上商城+線下代理”的原生運營模式與數智化技術結合,讓學生在參與本地高校數智化推廣項目中,沉浸式掌握數據分析、智能營銷等前沿技能。
這一模式很快獲得行業認可。在湖北省電子商務協會主辦的“數智賦能?產教融合”論壇上,協會高度肯定其“讓校園資源成為育人活水源泉”的創新價值,隨即與掌上大學簽約,計劃將該模式推廣至湖北省全域高校。從服務單校到輻射全省,掌上大學以教育部項目為起點,讓產教融合的“校園邏輯”獲得了更廣闊的生長空間。
深耕背后:讓每所高校都有適配的育人方案
“11年校園深耕教會我們,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合作模板,只有扎根各校特色的定制化方案。” 掌上大學負責人表示。無論是沈陽理工大學的案例教學、溫州大學的場景實習,還是湖北經濟學院的數智基地,核心都在于激活高校自身的生態勢能——讓學生在熟悉的校園場景中成長,讓企業依托原生網絡精準育才。
截至目前,掌上大學已與沈陽理工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溫州大學、沈陽師范大學、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湖北經濟學院等多所高校形成穩定合作,教育部供需對接項目的成果正持續深化。未來,其將繼續以“校園基因”為紐帶,讓校企合作從“簡單對接”走向“共生共長”,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注入持久動能。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