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GC非遺數智研學營:新達童以科技賦能傳承,培養未來創新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18





      在數字技術加速滲透的當下,如何讓青少年在掌握前沿科技的同時,扎根傳統文化土壤?新達童-AIGC非遺數智研學營給出了獨特答案。8月15日,這場融合前沿科技與非遺傳統的研學活動在京啟幕,來自全國30余個城市的青少年踴躍報名開啟了為期3天2晚的成長之旅。活動以”面向未來、跨界創新、知行合一”為核心,通過AIGC技術學習與非遺實踐的深度融合,為孩子們搭建起一座連接科技與文化的成長橋梁。

    1755510490724567.png

      深耕AIGC基礎,筑牢數字時代核心素養

      作為專注人工智能教育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新達童深度契合國家政策要求,致力于構建普惠性、全鏈路、跨學科的AI教育體系。此次研學營將“培養面向未來AI領軍人才”的目標融入課程設計,首節《AIGC創意課堂+3D魔法打印》課程便亮點紛呈。

      營員們從AIGC的基本原理學起,通過可視化演示和互動游戲將抽象的技術概念轉化為可感知的知識,快速建立對AIGC技術的初步認知。針對AI 繪畫、智能生圖、視頻生成等實用工具的實操訓練,結合豐富的案例展示,讓孩子們在親手創作中掌握核心技巧,逐步培養數字時代的技術敏感度與創新思維。3D魔法打印環節,當親眼見證虛擬創意轉化為立體實物,看到自己設計的小作品從打印機中“誕生”時,孩子們更加感受科技的神奇,難以掩飾的喜悅與自豪。

    1755309710459219.png

      跨界非遺創作,打破傳統與創新的邊界

      此次AIGC非遺數智研學營不僅是一次學習之旅,更是新達童品牌踐行社會責任、推動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研學營將帶領孩子們走進中國工藝美術館,近距離感受刺繡、陶瓷、木雕、剪紙等非遺門類的文物魅力。親手體驗手工藝制作,在實踐中感悟老手藝的匠心傳承。

      通過接觸多元非遺項目,讓孩子們了解其歷史淵源、技藝特點與文化內涵,進一步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希望通過這種跨界實踐,在他們心中播下非遺傳承與科技創新的種子,培養一批既懂非遺文化又掌握前沿科技的新時代復合型人才,為非遺文化的傳承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踐行知行合一,讓知識在實踐中落地生根

      從AIGC理論學習到非遺展館實地探訪,從AI工具模擬練習到“非遺數智作品”創作——孩子們需要將所學技術與文化理解結合,完成一件融合傳統與現代的原創作品。這種“學-練-創”的閉環設計,讓抽象知識轉化為可觸摸的成果,不僅加深了對技術與文化的理解,更培養了將想法轉化為實踐的執行力。通過沉浸式學習與實踐,讓青少年在掌握AIGC技術的同時,深化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最終成長為兼具技術素養與文化自信的未來創新者。

      據主辦方介紹,新達童作為專注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的品牌,其課程設計兼具系統性與實踐性,充分考慮青少年的認知水平與興趣特點,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知識。通過游戲化編程、機器人搭建、AI繪畫創作等項目,將復雜的機器學習、算法原理融入其中,不僅能激發青少年的學習熱情,還能循序漸進地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與創新能力。

      此次研學營,新達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將“玩中學、碼中學、創中學、智中學”貫穿全程,讓孩子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速掌握知識,專業教學團隊為營員提供全方位、個性化指導。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研學營通過科學精妙的設計與內容編排,僅用三天兩晚時間,就讓孩子們系統學習到前沿的人工智能課程,從AIGC基本原理到實用工具實操,再到3D打印等技術的應用,孩子們在緊湊而高效的行程中,收獲知識、提升技能、激發創新思維,為未來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與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轉自:千龍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