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人形機器人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投資主題之一,也錄得了可觀的漲幅。7月以來,機器人領域催化不斷,尤其是8月14-17日舉辦的2025年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來自16個國家的280支隊伍同臺競技,全面展示了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控制、智能協作等領域的最新突破,使得機器人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自7月1日至8月18日,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上漲16.5%。大量資金涌入相關的ETF產品,其中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近一個月“吸金”23億元,凈流入額位居同類產品第一。
機器人的新一輪貝塔又來了嗎?是什么在催化機器人板塊再度走強?
人形機器人實現“0到1”突破,訂單釋放構成有效催化
今年以來,機器人產業化發展提速,人們看到了人形機器人在運動、精細化操作、智能化等領域的長足進步,目睹了人形機器人“打拳”“后空翻”“跑馬拉松比賽”等諸多機器人史上的“第一次”,也見證了越來越多的優秀零部件公司加入機器人產業鏈,帶動零部件制造水平不斷提升。
機器人性能表現快速進步,行業出貨訂單也密集落地。近期,宇樹科技與智元機器人斬獲“中移(杭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人形雙足機器人代工服務采購項目”,其中智元中標全尺寸人形標包,宇樹中標包含小尺寸人形、算力背包、五指靈巧手的標包,合計1.2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國產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首次獲得近8000萬元規模級商業采購,預示著國產人形機器人已逐步具備實際場景的使用價值,或是產業鏈進入新階段的重要標識。
技術拐點與政策助力構筑機器人產業發展基石
技術層面上,人形機器人在運動控制、環境適應性等領域實現跨越式突破——從搬運物體到醫護救援,從工業場景作業到足球對抗,任務執行力實現質的飛躍,核心零部件領域國產替代加速,諧波減速器、伺服電機等關鍵環節國產化率迅速提升。
此外,政策層面也在持續加碼。繼《“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與《“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等國家政策出臺后,今年8月,上海印發《具身智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實現具身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等多項具體指標,北京市近期啟動的“雙百工程”及百億產業基金更是直接賦能上游研發,廣東、深圳、浙江、山東等多地也紛紛給予政策支持,為產業注入發展動能。
海外機器人產業鏈也正迎來重要拐點
7月9日,Figure創始人在社交媒體稱其人形機器人在7-9月的實際出貨量較預期增加3倍,并大舉招聘擴充各類研發人員;7月10日,特斯拉發布最新的AI模型Grok4,被譽為全球最強的AI系統,在邏輯推理和空間模擬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大幅加強;加之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業務的新“掌門人”是前AI軟件副總裁,或預示著特斯拉“換將”是出于加強人形機器人大腦的發展,有望助力人形機器人打開更多的應用場景。
總的來說,經過此前一段時間的回調,機器人板塊或處于新一輪貝塔釋放的前夕,投資者可以關注訂單出貨和智能化進展等帶來的行情催化,增量資金有望更加聚焦于人形機器人的相關產業鏈。
目前市場上有產品跟蹤的機器人指數有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和中證機器人指數,前者更加聚焦于機器人本體、核心零部件環節,且成份股數量更少、為50只;后者覆蓋產業鏈環節更廣,目前成份股數量為73只。
相對而言,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人形含量”更高,人形機器人相關個股占比近80%、高于其他同類指數,是比較純粹的“人形機器人”指數。
隨著人形機器人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跟蹤國證機器人產業指數規模第一的機器人ETF易方達(159530,聯接A/C:020972/020973)近期持續“吸金”,最新規模近50億元,較年初增逾25倍,規模增速領跑其他機器人ETF,位列全市場股票ETF前三,可助力投資者布局人形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機遇。
轉自:金融界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