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鄂州高考文理狀元專訪 養生一號敬謝至親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22





      隨著高考成績揭曉,鄂州文科狀元朱月彤與理科狀元劉卓林,分別被東南大學文科試驗班與北京大學物理系錄取。在近期專訪上,兩位學子不僅暢談跨越文理的學習方法和未來規劃,更深情講述家人無私托舉的溫暖故事。

      2025年高考文科狀元朱月彤(626分,東南大學):平穩心態鋪就進階之路

      “高中三年像爬一座山,高一高二在山腰徘徊,高三才找到向上的路。”月彤笑稱自己并非“一路領先”,高一高二成績一直穩定在550分左右,高三成績才沖刺到了600分段,最后高考以黑馬之姿,一舉奪魁。而她坦言成功的秘訣是—保持一顆專注當下的平常心。

      “高三沖刺階段確實很疲憊,說沒有壓力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感到壓力時就會和朋友聊聊天、吃點零食喝點奶茶,然后按部就班完成每日學習計劃就好,高壓環境下穩住心態是輸入和輸出的關鍵”。

    1755763787215347.png

      談及學習方法,她特別提到政治學科的秘訣:“老師每次出的時政新題都是寶貴素材,文科并不是死記硬背,每次做完題后必須反思答案規律,總結答題話術與思維,慢慢就能摸出門道。”對于困擾許多學生的拖延問題,她也有獨到見解:“累了就休息會兒,今天做不完明天做也可以,只要在自己節奏里調整不算拖延,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心理壓力,穩住心態發揮正常水平就是制勝的關鍵”。

    1755763802913440.png

      關于未來的大學生活,朱月彤充滿了憧憬與期待,在暑期她自學了尤克里里,利用暑期的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她希望在以后的大學學習生活中繼續保持積極平穩的心態,勇敢嘗試不同的可能性,參與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認為,大學不僅是提升專業知識的平臺,更是培養綜合能力、拓寬視野的重要階段。談及專業選擇,她表示會結合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方向,認真規劃每一步,爭取在大學期間打下堅實基礎,為實現夢想積蓄力量。而不懈努力。她特別感恩父母一直以來的理解與支持。

      2025年高考理科狀元劉卓林(694分,北京大學):以興趣為燈,方法為徑

      “很小我就對物化很感興趣,喜歡讀相關的書籍,鉆研生活中科學現象,在高中分科的時候也是不假思索地選擇了理科”,劉卓林回憶起自己的學習歷程時說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讓我在面對復雜問題時依然保持探索的熱情。”他特別強調邏輯思維與歸納總結的重要性,認為理科的學習不僅僅是做題,更要理解每個公式的推導過程和應用場景。

    1755763812390422.png

      關于理科的學習,劉卓琳強調模型思維的核心價值:“掌握經典模型與方程,復雜問題自可拆解。”他分享理科學習需高一高二拓展思維,多參加競賽,高三則重在提煉方法,形成自己的解題套路,以分數結果為導向。在高三沖刺階段,他始終堅持高效利用課堂時間,課后則通過錯題整理查漏補缺,不斷強化自己的做題手感。對于理綜考試的緊迫時間安排,他建議平時訓練時就要有意識地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真正考試時才能游刃有余。他也坦言,高三的壓力無處不在,一定量的壓力有利于提升學習效率。平常他也會通過適當運動、聽音樂等方式來放松,做到勞逸結合。

    1755763821826198.png

      即將踏上北大物理系求學之路的劉卓林,這個暑假也過得格外充實。當其他考生還在享受假期時,他早已翻開大學課本,為嶄新的人生階段做準備。他希望通過提前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更快適應大學的學習節奏。對于未來,劉卓林充滿期待,他希望能有機會參與重要的科研項目,進一步深化對物理的理解,并有意繼續深造,致力于物理專業的學習。他相信,物理的學習道路雖然漫長且充滿挑戰,但只要保持熱愛與堅持,就一定能夠走得更遠。

      文理狀元共話感恩:以健康之禮,感恩親人支持與陪伴

      在講述自身學習歷程時,兩位狀元都毫不例外地表達了對家人的感恩。為了回饋家人們一直以來的關愛,他們不約而同地挑選了“勁牌養生一號”作為獻給父母的禮物。這份禮物不僅是對家人健康的美好祈愿,更飽含著他們一路走來對家人默默付出的深切感激。

    1755763833865104.png

      朱月彤和劉卓林的父母也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欣慰。他們表示,孩子們的成長和成功是家庭共同努力的結果,而孩子們的感恩與回饋,更是對父母辛勤付出最好的回報。他們希望所有家長和孩子都能像他們一樣,建立起相互理解和支持的關系,共同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正如兩位狀元所說,優秀從來不是孤軍奮戰,那些默默付出的陪伴與支持,才是逐夢路上最堅實的后盾。而這份以健康為禮的感恩,更顯真摯與溫暖。


      轉自: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