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紅波:穿越電與火的弧光人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6-27





      5月30日18時,是中建二局安裝公司電焊工人李紅波結束了一整天忙碌工作的時刻,“今天的活和之前的沒啥不同。就是挺忙的。” 在李紅波眼中,這些的“不同”都是從一件件不起眼的鋼結構開始的。


      從18歲邁入電焊行業,李紅波已經與電火弧光打了半輩子交道,經他手的鋼結構更是貫穿上海迪士尼主題公園、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等諸多響當當的地標建筑。


      從農民工工人到大國工匠,李紅波的人生完美詮釋了“平凡中見證偉大”這句話的真諦。


      “干一行愛一行”


      在家中排行老大的李紅波早早扛起了養家的重擔,18歲就到工廠做工。


      23歲那年,他進入一家民營小型鋼結構廠做工。那時,身旁的師傅們經常為了一個很基礎的技術問題撓頭。作為學徒的李紅波學不到系統化的理論知識,常常感到摸不著頭腦。


      為了學到更多的焊接知識,他報名了一家技校學習焊接,這一次的“回爐再造”讓他積累了初步的焊接技術。“給我們傳幫帶的是國營工廠退休的老師傅,他們身上吃苦耐勞的品格和精益求精的技術帶給我很大的震撼。” 李紅波說。


      “別人都是愛一行干一行。我和人家不一樣,因為生活困難,我只能是干一行愛一行。” 從焊接學校出來后,李紅波進入一家船廠,從事船體焊接的工作,這一干就是9年。


      “說實話,在密封的船體里進行焊接很艱難,很多地方特別窄,不容易下腳。尤其是在高溫天里,電焊后,高熱很難散去。”在船廠做焊接工的李紅波體第一次深刻體會到了焊接的“苦”: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焊接時,弧光輻射強烈,焊工經常穿著很厚的防護服,并佩戴防護面罩。“焊接時產生的大量火花,經常把沒有包裹到的皮膚灼紅。”


      在條件極為有限的船廠,李紅波磨煉出一身硬功夫,并取得了焊工初級、中級、高級證書,熟練掌握了二氧化碳保護焊、氬弧焊、氣焊等焊接方法及多種材料的焊接技術。


      大膽進行工藝創新


      201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通過網上招聘,李紅波進入中建二局,成為大型國企中的一員,并且一干又是9年。


      2013年,上海迪士尼主題公園“寶藏灣”項目的鋼結構正在緊張制作,業主對構件焊接質量要求極高。然而,施工范圍狹窄導致弧形構件焊接只能靠仰視才能完成,工人們一不小心就會被焊花燙傷。李紅波急中生智,把“三防布”衣服套在頭上,將上方扎緊,再剪出一個僅能讓面部露出的頭套,將脖子和頭部圍得嚴嚴實實,解決了仰焊作業焊花傷人的問題。


      自此,李紅波迷上了工藝改進與創新。2017年,紅沿河核電站鋼結構制作如火如荼,單個防甩擊鋼梁長17米、高6米、重90余噸,但因為作業空間限制,在鋼梁焊接中存在著大量的盲點和死角,對焊接質量構成潛在影響。李紅波白天反復練習,晚上悶在職工書屋中查找資料,利用鏡子的反射成像原理進行焊接。班組兄弟們按照這個辦法,功效一下子就提上去了。該方法立即在全公司進行推廣,解決了很多項目因現場空間不足導致的焊接難題。


      為了提高產品質量和作業工效,李紅波多次在實踐中突破固有經驗和傳統,對焊接工法和焊接工藝進行大膽創新。他將原厚度16毫米以上鋼板熔透焊接必須開雙面坡口的傳統焊接工法,革新為厚度16毫米至28毫米鋼板熔透焊接開單面坡口。這一焊接工法,工序簡單易學,工作效率能提升20%-30%,既能保證焊縫質量、避免焊后變形,又減少了鋼板重復翻身開坡口,被公司命名為“李紅波焊接工法”,被廣泛推廣應用。


      不斷學習做好傳承


      時至今日,李紅波憑借過硬的焊接技術,已3次斬獲京津冀焊工職業技能大賽二等獎、一次獲得京津冀建設系統技能大賽二等獎、一次獲得京津冀焊工職業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舊,它是在傳統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造新工藝、新技術的過程,是一種傳承與創新的并存。在李紅波眼中,焊接并非一個高門檻的行業,但是要做到提高效率、控制成本并不容易。“我會盡量將焊接坡口角度設計合理一些,這樣可以節省焊材;同時改裝一些半自動的設備,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


      2016年,李紅波兼任安裝公司焊接技術培訓中心教練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傳道解惑上。他說:“工匠精神就是傳承、創新,把我們已經掌握的技術傳承下去,發揚光大,扎根自己的專業和領域不斷創新。”


      2019年5月,全國首個“產業工人學習社區”落地中建二局制造基地,為李紅波和他的焊工兄弟們打通了“線上+線下雙向鏈接”的學習通道,促進他們從農民工向新時代產業工人轉變。大國工匠高鳳林開班收徒,李紅波成為其中一員。


      在電與火的弧光中,李紅波已經執著多半生,而他也憑借一身的手藝,收獲了業界的掌聲。“為適應新時代產業發展需要,我們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做好一名新時代產業工人。”李紅波向著內心的執念不斷努力著。(記者 李洋)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